第212部分(第3/4 頁)
廷總不會過分怪罪打了勝仗的我們吧。”
“一些雞毛蒜皮的處罰無所謂。最多該給我們的功勞缺斤少兩罷了。官銜我們本來就不稀罕,唯一比較大的損失就是本來該增加的兵額減少了。可這對於我們又有什麼損失呢?我們一千二百兵額的軍餉拿不到,就算是給我們一萬二千兵額的軍餉照樣是拿不到。我們反而無欲則剛了起來了。”
“不過鄧先生也說得對,我們也要防一手。如果李兵備道太過分了,我們也要自保一下,總不能夠讓我的汝寧軍太吃虧。”
於是吳世恭開始進行自保行動。直接上奏章反駁並不是一個良策。即暴露了那些好不容易在衙門裡打下釘子的山川司暗探,玩筆墨官司又不一定玩得過李兵備道這些文官。所以吳世恭索性做起了裝傻的行動。
吳世恭故作不知有李兵備道和汝州官員的彈劾。他先寫了一封私信,派人快馬送給了在京城裡的秦公公。
而在此封私信中,吳世恭是親自執筆,用的是很白話的語言。
首先吳世恭直言不諱地說:這封信既是給秦公公這位好友瞭解河南本地和農民造反軍的情況的,也是希望秦公公把這封信的內容傳達到崇禎皇帝和朝廷諸公的耳裡。因為這是一位瞭解河南本地情況的,與農民造反軍進行了正面戰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的武官的看法。
而且吳世恭還在信中用大篇的篇幅回憶起自己在京城和秦公公交往的點點滴滴,表達了對京城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母喪的哀悼和不能盡孝的愧疚。這語言是十分淺白,可這感情是深入肺腑。
吳世恭還點出了自己是勳貴之後的身份,暗示了自己的勳貴家族與大明帝國是休慼相關,榮辱與共的。表達了自己對於大明帝國的忠心耿耿。
吳世恭打得這些感情牌,當然不會是奢望秦公公這些政治老手會相信什麼友誼,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崇禎皇帝和秦公公他們認為,自己其實是想早日回京城享福,回陽武侯府全家團聚的。
因此,如果崇禎皇帝把吳世恭他們這些汝寧軍的武官給撤了職,吳世恭他們將會正中下懷。而在這樣的欲擒故縱以後,使得崇禎皇帝最多處罰汝寧軍一下,最終還是要把吳世恭他們留在了汝寧府本地。
接著吳世恭在信中就詳細地介紹了河南本地和農民造反軍的情況。而這部分內容吳世恭就寫得相當詳細了。反正是實話實說,不誇張、不修飾、不遺漏,就是要告訴秦公公河南的真實情況。
當然,吳世恭重點突出了河南遍地流民、滿是拋荒的情況,也描述了河南盜賊橫行的狀況。之所以突出這一點,就是要讓崇禎皇帝和秦公公他們瞭解到,河南的百姓其實已經和盜賊不分了,他們之間的身份隨時會進行轉變,所以汝寧軍抓獲那些本地百姓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他們加入到農民造反軍中去。
然後吳世恭向秦公公介紹了一下汝寧軍的情況。反正是先嘆苦經,重點指出了河南四年旱災,而河南兵備道衙門幾年沒下發軍餉的事實。
但是吳世恭也表示了很理解朝廷財政的緊張,因此就表決心,汝寧軍將要克服這樣的困難,咬緊牙關為著大明帝國鞠躬盡瘁。
吳世恭還介紹了,李祿的葉縣營和趙銘的歸德衛,已經和吳世恭的汝寧軍實現了三位一體的聯盟。他們將共同指揮,同進退,保障這些駐守地的安寧。不過由於此次汝州大捷的損失太大,汝寧軍在短時間內也沒有能力主動出擊了。所以敬請崇禎皇帝和朝廷的理解。因為汝寧軍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汝州大捷的勝利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最後,吳世恭向朝廷建議道:要剿滅流竄不定的農民造反軍,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區域防守加全場緊逼。
這方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各個地方武官的駐守地分為各自的區域,而那些地方武官將保證自己的駐守地的安全,防止著農民造反軍的進入。
而朝廷將建立一支圍剿兵團,跟隨著農民造反軍不斷圍剿,也不用想著一戰定勝負,就是不斷騷擾戰鬥,讓農民造反軍得不到喘息的機會。這樣長此以往,農民造反軍活動的區域將會越來越小,他們的人員和給養又得不到補充,雖然圍剿的時間和花銷可能大一些,但是可以一勞永逸地剿滅農民造反軍。
吳世恭當然不僅僅自己寫了這封私信,他還派人到礦監葉忠那裡陳述利害,要他也給他的靠山王承恩去信。
吳世恭答應葉忠:雖然葉忠的南陽鐵礦由於受到農民造反軍和他們遺留下來的盜匪的威脅,而不得不停工了,但是吳世恭還是保證葉縣的私鐵礦每年對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