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經過了兩天的行軍,來到了千戶所堡壘這裡。接著,吳世恭在這裡休整了一天,最後一次補充完所有的物資。
雖然吳世恭的工坊絕大多數搬遷到了汝寧府,但是在千戶所堡壘這裡還是留下了一些工坊的。
這次吳世恭的汝寧營出征遼東,最大的問題就是道路不熟。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就設想一下,現代一位河南當地,不大出遠門的人,把他空投到錦州,讓他在不能夠問路,沒有路標的情況下,走路走到山海關,那他十有**就會暈頭轉向的。
再說,吳世恭也合計了一下,自己救援大淩河城的時候正好就是在春暖花開的時候。這時候冬天的積雪也正好融化,那麼遼東的道路也肯定相當的泥濘。這種道路也肯定不利於大車的迅速前行的。
因此,吳世恭就要在千戶所堡壘這裡的大車製作工坊裡補充一批大車和大車輪子。還好,因為在這工坊裡也有存貨,而這崇禎四年的十一月又是潤月,吳世恭又多了一個月的準備時間,因此,那大車製造工坊也拿的出吳世恭要求的大車和車輪。
還有,為了萬一在大車陷入泥濘時,吳世恭是準備著扔下大車逃跑的。因此,為了能夠帶上逃跑時所需的乾糧,吳世恭還在千戶所堡壘的製衣工坊為每位兵丁製作了一個乾糧袋。
這乾糧袋的樣式,只要看過描寫長征電視劇的人都有印象。而這個乾糧袋,將裝有可以滿足每位兵丁十天的存糧。
吳世恭這次出征一共帶了三百輛大車。而拉大車的馬,吳世恭也為每輛大車準備了兩匹。帶上這麼多馬,也是因為萬一大車陷入泥濘後,兵丁可以扔下大車騎馬逃跑。而準備了這麼多的馬,也幾乎就把吳世恭所有的馱馬給掃蕩一空。
吳世恭準備這麼多的大車和馬匹還有一個原因。在上兩次吳世恭的作戰中,雖然有些運氣的成分,但吳世恭每次作戰還是收穫很多的,可以說是發了兩次戰爭財。
但這次出征遼東就有些不同。吳世恭判斷著,這遼東是人煙稀少,而和韃子作戰也最多繳獲些韃子的首級,根本不可能有什麼金銀和糧草的繳獲。就算是有,人少的汝寧營也搶不過自己的那些友軍。
因此,吳世恭在一路北上的時候,就會找機會在各地多撈一些。待到汝寧營走到通州的時候,再把那些撈來的物資交由張春宇,讓他以後就地發賣也好,為汝寧營運回河南也好,反正是給汝寧營的這次出征彌補一些花銷。
所以,不要看吳世恭帶了這麼多的大車,很多的大車其實都是空置的,吳世恭自己也只攜帶了十天的存糧,就準備先到濟寧漕糧官倉去補充呢。
應該說,吳世恭為這次出征的準備工作是把想到的都安排到了。至於吳世恭的汝寧營在出徵行軍途中,會遇到這麼大的意外,這也只能夠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吧!
軍隊在準備著最後的物資,吳世恭也要接待一下當地送行的人。龔浩然帶著幾十位當地的秀才也為吳世恭送行來了。
吳世恭和龔浩然其實見面的次數也不多,倆人的習性、愛好和年齡等方面也相差很多。但是每次倆人一見面,總是能夠相談甚歡。對於這一點,吳世恭自己也感到有些奇怪。
可這次送行,龔浩然卻有些傷感。吳世恭以為是龔浩然認為自己這次遠征遼東會凶多吉少,所以龔浩然才會表露出這樣的感情。
可是在交談下來以後才瞭解,龔浩然根本就沒有為吳世恭的這次遠征而感到擔心。他認為吳世恭的這次遠征也肯定會馬到成功的。
龔浩然的傷感是因為他的年紀已大,就要致士回鄉養老了。而等到吳世恭出征歸來,估計龔浩然也不會再在這裡當教諭,早就回老家了。按照明朝的交通和通訊條件,龔浩然基本上也不會再和吳世恭見面交談了。所以這次,龔浩然真的是和吳世恭生離死別啊!
當依依不捨地送別了龔浩然以後,吳世恭又接待了另外一批訪客。那正是送來一批犒勞品的當地士紳,姚員外這一批人。
不要說,吳世恭在千戶所堡壘這裡,除了和那個知縣餘子璉不對付以外,吳世恭的群眾基礎還是相當牢固的。
在這次見面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花絮。姚員外他們請求吳世恭把他們的一些子侄安排到汝寧營中任職。當然,姚員外他們也說的很大義凜然,說什麼:送他們的子侄隨同吳世恭一同出征,保家衛國,不懼死傷什麼的。
在以前吳世恭要求姚員外他們送族中子侄到吳世恭軍隊任職以後,姚員外他們基本上都送來了他們族中的旁系男丁,當時他們還不很看好吳世恭的前景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