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首的。他們認為朝廷的招安是權宜之計。當局勢穩定以後,朝廷一定會對自己這些叛亂的東江鎮軍將來個秋後算帳的。
李九成和李應元的顧慮也有道理。因為這次兵變,殺的文官、士紳和百姓太多了,打下的城池也太多了,引起了這麼巨大的後果,總得有人來背黑鍋吧!
所以,雖然在叛軍中,孔有德的勢力佔據了上風,但是還是李九成和李應元的意見佔據了主要市場。
而接下來又發生了,大敗山東圍剿大軍和叛亂的軍隊迅速地從二千多人增加到了五千多人這兩件事,所以叛軍的信心立刻極巨膨脹,他們的思想也立刻統一了起來。
但想歸想,還是要有個行動計劃。於是在商議以後,這些叛軍決定重返並佔據登州。透過登州和東江鎮的海上通道,把東江鎮的全部實力整合起來。
而這樣一來,進,可以以登州為基地向四周州府進行攻略;守,也可以在大軍壓境,局勢不利的情況下,利用戰船退往東江鎮,山高皇帝遠去了。
於是,孔有德和李九成立刻決定詐降。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表演了。他們在登萊巡撫孫元化和山東巡撫餘大成派出的招降使者面前痛哭流涕,表達了自己一番痛改前非的決心,並且給予了那些使者以重禮相贈。
接著,這支亂軍好象就老老實實地按照孫元化安排的線路,向著登州城方向開去。這表演是如此的成功,以致於基本上所有的官員都被矇在鼓裡,他們都高高興興地等待著這支亂軍到達登州接受整編呢。
但是還是有一位官員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當孔有德經過萊州府時,以前與孔有德交往甚厚的萊州知府朱萬成卻緊閉城門,讓孔有德繞城而過,他已經識破了孔有德的詭計。
這個舉動是相當的重要,因為在孔有德和李九成的計劃中,也是要佔據萊州城的。因為萊州城控制著膠東半島的出口。一旦佔據了萊州城,那麼叛軍將可以向山東四處隨意出擊,那就將在戰略上佔據了絕對主動的地位。
見萊州城防守嚴密,孔有德和李九成也只能夠繞城而行,因為在這時候,還沒有到他們露出真實面目的時候。
一直到了登州城下,孔有德和李九成才露出了獠牙,他們立刻開始攻打登州城。
大明朝名將戚繼光世襲的就是登州衛指揮使一職。因此,戚繼光的祖祖輩輩乾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建造加固登州城。
後來又因為要防止倭寇進犯,再後來又因為要支援遼東明軍和後金軍作戰,因此,整個登州城又一次進行了加固。而當時的登州城,已經成為了大明朝數一數二的軍港重鎮了。
可這樣還沒有完。當火器專家孫元化就任登州巡撫以後,他又一次主持了對登州城的加固。整個登州城的城牆,都加固加厚到可以抵禦十二磅的將軍炮和十六磅的大將軍炮的程度。
而且,登州城的選址也相當的好。登州城三面是依海邊的山勢峭壁而建的陸地城牆,可以讓攻城的敵人兵力很難展開。
城頭排列著孫元化建造的當時各種最先進的西洋火炮,一面是水城,城中有內港小海,內中可以停泊戰船。整個登州城可謂在冷兵器時代是固若金湯。
(為什麼要加上冷兵器時代,在文後將會詳細敘述。)
而在登州城中,主要的守軍也有三支:一是由登州總兵張可大率領的浙江兵。張可大是明軍軍將中少有的軍事理論家。可謂是文武雙全。其指揮藝術絕對是可圈可點的。
而浙兵是一支有著戚家軍傳統的軍隊,雖然這時候的浙兵沒有戚繼光時代那麼英勇善戰了,但是其整體實力還是在當時的明軍中首屈一指的。應該說,光看步戰的話,浙兵的戰鬥力比整體戰鬥力最強的遼兵都高上一籌;
二是教授明軍操作西方火器的葡萄牙軍官團。這支葡萄牙軍官團,為孫元化訓練出了一支當時遠東最有戰鬥力的火器部隊。再加上孫元化主持建造的火炮火銃,這支部隊的火器戰鬥力,在當時絕對可以傲視遠東;
三是與孔有德叛軍同樣出身的遼東兵。
有固城,有雄兵,那孫元化應該是高枕無憂了吧。可接下來看看孫元化的所作所為吧。
這時候孔有德的叛軍已經膨脹到了七千多人。可是他核心的部隊,還是當時吳橋兵變時那二千多名遼兵。因此知道孔有德真實實力的登州城官將,還是決定由登州總兵張可大率軍先出城和孔有德的叛軍戰鬥。
但即使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孫元化還沒有放棄招撫叛軍的念頭,這也束縛住了他自己的手腳,不敢放手與叛軍堅決一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