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頁)
後,萊州城這裡卻可笑地陷入了孤軍的境地,他們將與城外的叛軍開始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大戰。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二百八十三章血戰萊州城
現在的萊州城內,防禦的明軍和青壯已經達到了二萬多人。而徐從治、謝璉兩位巡撫、再加上萊州知府朱萬年、總兵楊御蕃這四位官員分別主持把守一座城門,使得城內計程車氣是相當的高昂。
而且萊州知府朱萬年的準備工作又是做的是相當到位,城內糧草、軍械和守城物資充足,面對著城外的三萬多叛軍,在一般人眼裡,應該說守城是綽綽有餘了吧。
其實不然。與固若金湯的登州城不同的是,萊州城所處的地勢並不十分險要。而且萊州城是在萬曆二十六年才重建的新城,它的城牆高三丈五尺,基厚兩丈四,有城門四座。城下為護城河,深兩丈,寬四丈。
也是因為有孫元化這個火器專家的指導,萊州城的建造參照了西洋築城法,築有炮臺。而且作為遼東的另一個後勤基地,城中的糧草、兵器充足。
但是不足的是重型火器較少,大多是明朝自產的輕型火炮,而且懂得操作火炮計程車兵也不多。相比較而言,城外叛軍的炮兵在叛亂前都曾經接受過葡萄牙軍官的訓練,炮打的得特別精準。尤其對於靜止的目標,轟擊城牆的垛口,就如同打靶一般的輕鬆。
而為了攻打萊州城,叛軍調來了幾乎所有的紅夷大炮,從四面向萊州城轟擊。這火炮的威力是如此的強大,打得站在萊州城上的明軍幾乎抬不起頭來。
深知火炮威力的叛軍以為城內的明軍應該已經喪失了守城的勇氣了,因此,他們開始填埋護城河,準備運上攻城器械。
可是沒想到的是,當那些填埋護城河的叛軍剛靠近城牆以後,看起來空無一人的城牆上,總是會出現大量的明軍。在明軍的火銃和弓箭的射擊下,造成了叛軍大量的傷亡。而這麼幾次三番下來,叛軍也明白了自己輕視了萊州城內守軍的意志力。
於是首戰小挫的叛軍休整了一下。他們分兵一部攻克平度後再回師攻打萊州。而在平度的搶掠,讓整個叛軍計程車氣也為之一振。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叛軍攻城的人數,也越打越多起來。見到叛軍勢大,附近的土匪、流民等都紛紛來投。叛軍攻城的人數很快超過了四萬人,向著五萬的數字逼進了。
叛軍還總結了首次攻城不利的原因。他們決定集中火力,把所有的炮火主攻城的東北角。而在炮火的掩護下,叛軍不斷的挖地道,想以此攻入城中。
對此,城中的守軍也對症下葯。在城中沿著城牆,每隔一段距離埋設了大缸,讓盲人從中聽出地道的方向後,守軍向地道里灌水,淹死了敵兵。誰說盲人在打仗中沒有用的啊?
但是叛軍根本不氣餒。叛軍再次派兵在城邊挖地道,挖成大洞後,用棺材裝滿火藥置入其中,擊發引火,爆炸後城牆被炸塌了數丈。
可當叛軍從城牆缺口處蜂擁而入時,早有準備的守軍向湧入的叛軍潑下沸油,再扔下火把,沖天烈焰下叛軍死者枕籍。而徐從治等再命人投下早已準備好的沙袋,堵塞缺口。
而萊州城的守軍並不是只會被動挨打,守軍打得也極為機動靈活,在夜裡,徐從治等又派出敢死隊悄悄出城,從幾個方向出擊,擊毀叛軍的多座火炮,並頗有斬獲。
而就在這個時候,從京營趕到的神機營參將彭有謨沒有象他的同僚一樣在青州畏敵不前。他帶著三百多名神機營官兵,趁著夜黑,果斷順著城外叛軍包圍圈的縫隙,衝進了萊州城內。
這樣一支首支到來的援軍,使得城內是士氣大振。更為重要的是,彭有謨帶來的都是神機營的火器專家。他們加強改進了火炮的技術,提升了守軍的操炮水平。於是城內的炮火也逐漸地把叛軍的炮火壓制了下來。
之後在叛軍的一次趁夜偷襲中,參將彭有謨又率兵連續打退了叛軍的三次進攻,萊州軍民稱其作為是有“再造之功”。這勝負的天平首次向萊州城內的明軍傾斜了過來。
而就在萊州城內軍民血戰的時候,朝堂上剿撫兩派官員的口水仗也越演越烈。
而當時被俘的孫元化曾經對孔有德等叛將曉以利害,明以大義。面對著孫元化的規勸,孔有德表示出了回心轉意,請求招安的態度來。
這時候的崇禎皇帝還是傾向於招安的。因為當時明朝各處民變,關外又有後金軍圍困大淩河城。整個朝廷是處處用錢,兵力也是捉襟見肘。如果能夠招安,那麼起碼可以緩解眼前的困局。
再加上以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