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1/4 頁)
了。”
“哦!”既然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吳世恭也不想再多插手了。那位車伕的行為也確實古怪,如果他是官宦士紳人家的奴僕,見到官軍以後也絕對不會亡命而逃的。
不過看著這輛馬車的做工和那位丫鬟的服飾,這主僕倆人也不是出身於什麼小戶人家的。不過吳世恭也沒有閒工夫管這種事,他的外國名字又不叫福爾摩斯。
而那名小丫鬟當然也看到了吳世恭這位首領,可是當她又看到吳世恭聽了親兵的稟告以後,根本就沒有管這件事的意思轉身就要走,小丫鬟就急了。她對著吳世恭的背影是大喊大叫,連一直坐在馬車中沒什麼動靜的小姑娘也把車前的布簾掀開了一條縫,對著吳世恭喊了起來。
既然已經決定了撒手不管,吳世恭當然也不會改變主意。這天底下的事多了,吳世恭一個人也顧不過來。再說,這營地也有兵丁看守著,雖然飲食、住宿簡陋些,可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可沒走了幾步,吳世恭卻覺得那馬車裡小姑娘的叫喊很熟悉。不是熟悉那個聲音,而是熟悉說話的口音和用詞習慣,吳世恭彷彿是在哪裡聽到過。
於是吳世恭就停下了腳步,仔細地琢磨了起來。突然,他眼中閃出一絲精光,因為吳世恭想起那位小姑娘說的是什麼話了。
明白以後的吳世恭立刻轉身,大步走到了馬車跟前,接著很恭敬地向著那位小姑娘躬身行禮道:“在下有禮啦!請問姑娘貴姓?”(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章領導的無奈
看到吳世恭帶著十幾位親兵急步過來,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那位小姑娘就立刻停止了叫喊,嚇得是渾身發抖。連車前的那位小丫鬟也嚇得逃上了馬車,連布簾都忘記了拉上,只知道和自己的小姐抱在了一起。
可是當她倆又見到了吳世恭禮數週全的行禮後,那位臉色還有些慘白的小姑娘也稍稍有些安心,她推開了懷中的小丫鬟,坐著一福顫音道:“奴家姓葉!”
其實剛才吳世恭問這位小姑娘的姓氏也只是一個例行公事。可是聽清楚了那位小姑娘的回答後,吳世恭渾身是一僵,彎著的腰也好半天沒直起來。
吳世恭的神色立刻嚴肅了起來,他直愣愣地看著那位小姑娘,過了好半天,才緩過氣對親兵下令道:“把這倆位姑娘安排到州衙的上房中去。記住!不要讓旁人知曉!”
其實吳世恭身邊的親兵們早就在互遞眼色了,在他們看來,吳世恭肯定是垂涎這倆位姑娘的美色,要來個金屋藏嬌了。所以聽到了吳世恭的命令,他們也都是毫不意外,所以立刻就把這輛馬車包圍了起來,拉著馬向著州衙走去。
可這次確實是有些冤枉了吳世恭,因為吳世恭對那位馬車裡的小姑娘感興趣的並不是……好吧!也有這倆位姑娘長得挺漂亮的原因,可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那位小姑娘說的是明朝標準的“普通話”。
而明朝的“普通話”不是象現代以北京話為基準的,而是當時朱元璋的家鄉話——鳳陽方言。可是現在在這鳳陽地方聽到鳳陽話也不稀奇,吳世恭稀奇的就是,那位小姑娘的鳳陽話是特定的鳳陽話,也就是說,是明朝皇族專用的鳳陽話。
我們都可以理解。一個朝廷總要有個統一的官方語言的,否則來自五湖四海的大臣們說著南腔北調在朝廷上也說不到一塊兒去。
在明朝建立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就規定了把其家鄉的鳳陽話做為了朝廷用語。可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經過了三百多年的變遷,這官話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北京話了。其實這個道理也相當簡單,那些大臣們不僅僅是要在朝廷上議政的,他們也要在北京生活的,如果說著鳳陽話在北京生活也確實很不方便的。
可是畢竟鳳陽話做為官方語言的規矩並沒有廢除,那還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呢,所以只要是皇族和貴勳子弟。多多少少還是要學習這門方言的。
吳世恭做為一名貴勳子弟當然也學習過這門方言。雖然在當時學習的時候,吳世恭也與其他的貴勳子弟一樣只是學了個皮毛,但是對於這方言中的一些特定用語還是有些印象的。
做為官方用語的鳳陽話當然與民間的鳳陽話有所不同,有些粗俗的詞語就被棄用了,又新增了許多風雅的用語。更主要的是。皇族所說的鳳陽話有些特定的詞彙,而這些詞彙非皇族成員是絕對不能夠使用的。可是剛才吳世恭卻從馬車中的小姑娘嘴裡聽到了幾個這樣的詞彙。
這也就是為什麼吳世恭去而復返的原因。更是吳世恭對那位小姑娘相當恭敬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