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後。吳世恭幾次不引人注目地派人出去打聽過。可那些人回來都稟告說:根本就沒有聽說,現在有名的人物中,有“李自成”和“吳三桂”的名字。
不過到了現在,吳世恭在千戶所苦心經營了近兩年的時間。隨著千戶所堡壘的完全建成,吳世恭又拉起了二千人出頭的武力,吳世恭終於有了不止一點兒的自信了。
在吳世恭的心中,憑藉著自己的這些資本,吳世恭總算是可以在明末動盪的年代裡,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全家的安危了。
可是今天這個親兵說的話,卻一下子把吳世恭的心,拉到了深淵裡。怎麼沒有李自成,韃子就打到京城啦?怎麼沒有吳三桂,韃子就從山海關入關啦(吳世恭根本就不知道後金軍攻入內地可以不透過山海關)?怎麼韃子打到京城,是女真人和蒙古人一同打過來的啊(吳世恭也不知道,後金軍一向是滿蒙組成的聯軍,到了後期,還有漢人的漢八旗和朝鮮附庸軍呢)?
現在的吳世恭,感覺自己好象是在夢中。難道自己穿越的這個大明朝,不是自己在穿越前,歷史上的那個大明朝啊?
想在的吳世恭是十分的不自信。但是,吳世恭的心理調節能力確實很強。他想道:“不管怎麼樣,自己還是先到歸德府城,找趙銘老頭瞭解清楚情況再說。”
於是,吳世恭就對這個親兵說道:“你稍等一會兒,等本官換了官袍,再一同去府城。”
見到吳世恭答應了下來,跪在地上的那個親兵是長舒了一口氣。
吳世恭帶著護衛,在當天晚上就快馬加鞭地趕到了府城中的歸德衛衙門。而聽到吳世恭到來的訊息以後,趙銘老頭是一反常態,帶領著歸德衛所有千戶以上的武官,親自到衙門口來迎接吳世恭的到來。
見到這個反常的場面以後,吳世恭在心中暗暗叫苦:“壞嘍!看樣子這趙銘老頭要把我的千戶所作為主力嘍。”
可是在衙門口說話也不方便,吳世恭就隨著趙銘等人來到了大堂。一邊走,吳世恭就一邊決定了:等會兒商議的時候,自己絕對不會動用自己的兵力的。就是花上一大筆銀子,我也要從其他千戶所砸出一些勇夫來。
吳世恭就是想著儲存自己的實力呢。可是,吳世恭還是想的太樂觀了。
進入大堂以後,趙銘給吳世恭一一介紹歸德衛的其他武官。所有人行禮寒暄以後,大夥兒終於落座開始議事了。
首先趙銘說道:“眾位有的可能已經知道,有的可能還不知道。在十天前,韃子已經打破長城的關口進入內地啦。現在可能已經打到了北京城。皇上有難,詔令天下勤王。而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也下令給咱們歸德衛,要衛裡出兵一千五百兵丁,擇日開赴京城勤王。眾位有何見解呀?”
說完以後,趙銘環顧四周。但是所有的武官都不開腔。誰這時候會做傻子當出頭鳥啊!
見到自己的話沒有得到互動,趙銘就有些尷尬啦。沒辦法,直接點名吧。他跳過了其他武官,直接問吳世恭道:“吳千戶,你有什麼看法啊?”
吳世恭一聽趙銘的問話就火了。怎麼樣啊!趙銘這些歸德衛的土著就想要欺負我這個外來戶啊?吳世恭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不過,得罪同僚的話,吳世恭也不會說出口來。
吳世恭反問道:“趙指揮。河南這麼多的戰兵怎麼不去勤王?憑什麼我們歸德衛這些地方上的軍戶要去勤王啊?”
趙銘被吳世恭反問的更加尷尬了。這時候,趙銘的心中也是窩著火。這次河南不動用戰兵,而動用地方上的軍戶去勤王的理由,其實趙銘心中是很清楚的。
河南地處中原,本來就比較安全,戰兵也不多。又因為河南的藩王太多啦。為了怕那些藩王造反,所以這次留守很多戰兵來監視那些藩王的舉動呢。
而且,這不僅僅是河南各級衙門的主意,而且是崇禎皇帝和朝廷的直接命令。可是,去勤王的河南兵力又不能夠很少,所以,河南各個衛所的軍戶,就這麼倒黴地被推到了前臺。
吳世恭當然不知道這麼複雜的背景。可是,趙銘也不能夠在公開的場合,向吳世恭說明這些誅心的理由。所以,趙銘只能夠岔開話題,打起了官腔。
“皇上和朝廷有難,我們這些武官去勤王也是責無旁貸的。現在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的命令,已經到了本指揮手裡,本衛的各級軍將就一定要服從。好了,現在本指揮就安排各千戶所,抽調入勤王軍隊中的名額。”
趙銘這麼一頂大帽子壓下來,所有的人,包括吳世恭也都不作聲了。可是當趙銘宣佈:其他每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