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由樓梯相連。主要是用石塊和沙礫建造地基,再使用泥磚修築而成,卻沒有建築的冷硬感,反而巧妙地融入了美麗的山林之中,看似渾然天成,給人以一種和諧的生活氣息。
總的來說,克諾索斯王宮的每一座建築,都被生機勃勃的花圃、草坪和灌木叢包圍,在園丁的精心培育之下,各式花卉一同盛開,綻放著不同色彩的芳華,著實讓人驚豔,而那草葉也是鬱鬱蔥蔥,偶爾有殘留的露珠在太陽下閃閃發光。花叢中可見紛飛的蝴蝶,樹枝上有嘰嘰喳喳的鸚鵡,清爽的空氣中飄散著一陣陣清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每一塊花圃之間,是用石板鋪砌而成的路面,上面還刻著巧匠描繪的花紋。除了在克里特彩陶上常見的線狀螺旋、三角、曲線、十字和魚骨紋之外,還有花草和動物的圖案。
然而,跟著王太后和群臣的腳步,越往這座舒適宮殿的深處走去,尤其是走進密諾亞之王的寢宮大門之後,就開始變得越來越陰暗,也越讓人覺得呼吸不暢——這位少年君王的寢宮居然是半地下式的!
這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後世那些窮鬼“北漂”住地下室是實在沒錢,希特勒鑽進地堡裡是因為躲避轟炸沒辦法——如今的密諾亞王國富有四海,這年頭又沒有敵機轟炸,你沒事挖個防空洞出來幹啥?
“……這裡怎麼那麼暗?陽光完全不能照射進來。”走了一段路後,凱羅爾忍不住疑惑地問旁邊的侍女。
“……因為密諾司王非常討厭陽光。”這位侍女恭敬地答道,一點都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於是,馬彤就甩了個“你看吧”的眼神給凱羅爾——連太陽都不能曬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健康的好身體?
“……這麼說來,密諾司王也很少外出對吧!”王秋裝作不經意地插嘴問道。
“……是的,因為陛下身體虛弱,聽醫生囑咐不能吹風,我們平時儘量避免讓他外出。”
侍女如此答道,“……再說寢宮裡什麼都有,所以自從患病之後,陛下就一般都待在裡面不出來。”
而王秋則是跟馬彤交換了一個瞭然的眼色:果然,這位密諾司王,乃是一位公元前的繭居族少年!
——所謂的繭居族,乃是二十一世紀日本社會自從尼特族,御宅族之後,發明出來的又一“新興人群”概念。主要是指一些自我封閉、對社交冷感的青少年,他們性格孤僻,缺少朋友,害怕跟外界接觸,常常好像蠶繭裡的蠶蛹一樣,經常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很久很久都不出來……
當然,因為疾病纏身而被迫無法外出的密諾司王,跟二十一世紀那些自己主動閉門不出的日本繭居族相比,顯然還是有所區別的。但就生理和心理上的實際影響而言,似乎是一樣的糟糕。
幾位穿越者一邊跟在王太后和宮女們的身後慢慢走著,一邊討論著那位尚未謀面的繭居族少年君王的病情,又過了片刻之後,宮殿走廊上的巨幅海豚戲水壁畫終於到了盡頭,出現了一間陰暗但卻寬敞的半地下式大殿。大殿四周都是厚實的高牆,沒有窗戶,只有最頂端靠近天花板的地方開了一排通氣孔,和牆角邊終日點燃的油燈一起,給室內帶來微弱的光芒……
為了這位迎合不願意踏出房門的密諾司王,這座豪華的地下寢宮裡差不多應有盡有,不僅陳設著許多琳琅滿目的工藝品,堆放著記錄文字的紙卷和泥板。還用各式各樣的花卉搭建了室內花圃,甚至人工打造了清泉潺潺的溪流,假山,以及養魚的水池,但這一切都不能彌補陽光和自然風的作用,也不能讓空氣保持足夠的乾燥和清新——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建築物,可沒有現代房屋的通風除溼技術。
很顯然,在這樣常年不見天日的“半地下室”內躺著,只怕是沒病的人也要憋出個憂鬱症來啊!
凡是稍微懂一點養身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是讓病情轉好的最起碼的基礎,雖然不知道這緊閉房門不出的糟糕生活習慣,跟密諾司王的病情之間,到底誰是因誰是果,但如果想要康復的話,就必須要有所改變才行——不僅是日常生活習慣上的糾正,更重要的是個人心理上的調整……
眾位穿越者不由得嘆了口氣,望向大殿正中央那一張垂掛著層層帳幔的豪華大床。床的四周簇擁著一大群肥環燕瘦的漂亮宮女,有的在打扇子,有的在彈豎琴,還有的在無聊地打盹……突然看到王太后帶著一群陌生人進來,尤其是金黃髮色的凱羅爾和模樣圓滾滾的機器貓,她們一下子就都被驚動得跳了起來。
“……怎麼了?是尼羅河女兒來了嗎?”
似乎是感覺到外面的響動,床上傳來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