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人血?有你這麼惡毒的嗎?
喂喂,別用這麼驚訝的眼神看著我。我之前也看過一部NHK的科教片,關於復活節島文明的覆滅……”
宮本正前警官翻了個白眼,有些沮喪地嘆息道,“……總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人要有自知之明,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飯。而我身邊就只有這麼一幫從來沒見過血,完全不能打的廢柴,在把他們調教成能夠為生存而戰的勇士之前,確實是容不得任何的冒險……既然如此,就先在昔蘭尼加安個家吧!”
※※※※※※※※※※※※※※※※※※※※
在統一了思想之後,這些日本移民對昔蘭尼加殖民地的建設工作,很快就得到全面啟動。
首先,在乾燥酷熱的沙漠之中,水源永遠都是決定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
然而,昔蘭尼加這邊的降水量雖然還算不少(跟撒哈拉大沙漠相比),但這些雨水來得快去得也快,根本留不住,地表的河床統統都是乾的。王秋他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條未乾涸的小河,也只看到河岸間滾動著一團濃稠色的泥漿,幸虧異味斥鼻,隔著老遠就能聞到,要不然還讓人誤以為是巧克力呢!
幸好,雖然昔蘭尼加的地表水沒法指望,地下水的蘊含量卻還是很豐富的——在“綠山”的峽谷之中,零零落落地散佈著一些泉水。每一口泉水,其實就是一個依靠自然降雨和地下暗河來補水的山間小湖。
於是,穿越者們利用哆啦a夢的神奇道具,在山崖之間開鑿了幾條引水隧道,把清澈的泉水引到海邊的聚居點,再安裝一個過濾淨化系統,就初步解決了殖民地的用水問題。
其次,在有了充足的清潔水源之後,就要解決昔蘭尼加殖民地的食物來源問題。
雖然這些幸福的日本移民們,可以透過哆啦a夢提供的【年代性自動售貨機】,輕而易舉地獲得從生魚片到盒飯的任何食品,但為了自力更生、以防萬一,農業還是必須要搞一搞的——同樣是依靠哆啦a夢的神奇道具,移民們在綠山的臨海一側開墾出大片的梯田,引來泉水進行灌溉,種上較為耐旱的大麥、小麥和玉米,少量更符合日本人口味的水稻,以及葡萄、蘿蔔、黃瓜、洋蔥等各式各樣的水果蔬菜,並且在海邊試著養殖了日本人喜愛的紫菜和海帶……以求最終能夠實現絕大部分主食與副食的自給自足。
再接下來,在有了田地和水源之後,自然就該輪到解決住房的問題了。
因為即使算上買來的女奴,整個殖民地總共也只有區區三百多人,僅僅相當於現代的一座村莊。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之內,這個殖民地也沒有人口急速膨脹的可能。所以,哆啦a夢並沒有搞什麼太誇張的城市規劃,而是交給移民們一些未來單人住宅的拼裝材料,讓他們自己找個喜歡的地方蓋房子安家。
結果,在綠山腳下的海濱臺地上,很快就出現了一堆富有科幻色彩的蘑菇狀房屋,東一座西一座,散落得到處都是。這些造型可愛的全金屬“蘑菇房子”,都被刷上了五彩繽紛的鮮亮油漆,與四周蔚藍色的大海、黃褐色的山岩和綠色的灌木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充滿了綺麗的童話色彩。
但問題是,在真正住進去之後,諸位嬌生慣養的日本移民,卻立刻就被北非沙漠的炎炎烈日給曬得叫苦連天,感覺自己像是住進了一個個大蒸籠,悶熱得幾乎透不過氣來。更要命的是,當南方的沙漠暴風挾著炙熱的沙塵,向昔蘭尼加滾滾襲來之時,那些不幸沒有勘察好地址,未能蓋在山崖下避風處的“蘑菇屋”,還會被恐怖的沙塵暴給直接掀飛到地中海里……這樣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的房子,有誰敢在裡面常住啊?
於是,這些中看不中用的金屬蘑菇屋,很快就被叫苦連天的日本移民們暫時閒置,轉而在山岩內開鑿更加陰涼和安全的地下式住所——依靠哆啦a夢提供的神奇道具【爆炸式地下室】,他們很快就建造起了一座規模驚人的地下城,足以容納數千人長期生活和居住。從而避開了地表的烈日,得以享受舒爽的陰涼。
然後,為了迎接日後可能前來交易的克里特島商船,他們又在海邊修築了碼頭和貨倉,以及燈塔和一道防波堤……雖然從他們開始在昔蘭尼加大興土木算起,足足兩個多月,都沒看到海面上有一條船出現。除此之外,他們還興建了一座小型的水電站和一座迷你型的潮汐電站,以彌補太陽能發電的不足。
最後,在解決了這片殖民地的基本生存問題之後,宮本正就開始組織移民,展開生產運動,也就是發掘這片土地上的一切資源,塞進哆啦a夢的【自動典當機】,以換取日元鈔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