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規模銷售的違禁品……
而且,草原一向窮困貧瘠,就算西夏開放禁令,眼下的他手裡也沒有多少金銀錢財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是由於油脂已經漸漸燃盡,牛油火把的光芒也開始黯淡下來。耶律大石揉著眼睛丟下賬簿,正想要再點上另一個火把,卻覺察到之前一直在外面呼嘯的暴風,不知何時竟然悄無聲息了。
他立即轉身挪開櫃子,推開窗板,當即就是一片燦爛的陽光撒落下來,差點兒晃花了他的眼。
……這是……雪停了?真是謝天謝地。
望著這白雲朵朵的晴朗藍天,耶律大石雖然這樣的天氣突變感覺有些困惑,但還是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冬日裡難得一見的絢爛陽光撒落在他身上,讓耶律大石感覺似乎暖和了許多。他正想要把桌案挪到窗戶邊上來,一邊曬太陽一邊辦公,卻忽然聽到一陣若有若無的音樂從遠方傳來。
音樂?!
在這風雪肆虐的寒冬臘月?而且還不是什麼節日?!居然有人奏樂?!!
——可敦城這樣的邊塞軍鎮,可不是汴梁和燕京這樣等級的大城市,沒有什麼夜夜笙歌的消遣場所。哪怕是身為一城之主的耶律大石,也不會有事沒事就弄一幫樂工歌女來奏樂取樂。
更別提還是在這樣剛剛一場風雪過後,全城軍民飢寒交迫、人心散亂、前途彷徨的危難時刻。
所以,耶律大石困惑地扒著窗戶向四周觀望,卻什麼都沒有發現。甚至一度懷疑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可那悠揚高雅的音樂聲,卻越來越清晰,而且越聽越動聽,簡直宛如仙樂一般……直到他發現了城牆上的騷動,又看到無數居民湧出房屋朝天空仰望,這才把注意力放到了高高的雲端之中,並且終於有了收穫:
一座巍峨壯觀、絢麗華美,難以用語言形容的奢華宮殿,一邊遙遙奏樂,一邊從雲端裡飄了出來!
鍍金的屋瓦和鯉魚雕像金光燦爛,朵朵祥雲在宮殿周圍飄來蕩去,讓它更添了幾分仙家神韻。
——這是何等的震撼!何等的壯麗!何等的攝人心魂!何等的不可思議!
“天宮!神仙!”看到這一幕的城內軍民,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這兩個名詞。
眼看著如此富有震撼力的天降異象,這座城裡的各族居民全都不約而同的跪了下來,匍匐在地,唸唸有詞,祈求天上宮闕里的仙人保佑自己。而耶律大石也在猶豫著要不要跪下去……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頭頂那座“天宮”的音樂聲戛然而止,一個有些沙啞的嗓音卻隨之響了起來:
“……肅靜!肅靜!大宋護國真人郭京在此!特為護送貴國皇帝靈柩而來!此地統領大石林牙何在?”
66。第66章 、可敦城
第四十五章、可敦城
可敦城,位於現代蒙古國鄂爾渾河上游土拉河畔、布林根省哈達桑的東北部。
從天空中俯瞰下去,遼代的可敦城建在一個山坡之上,城牆約有十米高,每一邊的長度都有六七百米,東面不遠處有一條冰封的大河蜿蜒北去,正是給城市提供水源的土拉河。
這座遼國的可敦城,最初是在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年,由皇太妃奏置,又名為鎮州——所謂可敦,就是唐代回紇語中的“皇后”之意。城內又分為南城和北城,呈日字形狀排列。當年遼聖宗遷渤海、女直、漢人配流之家六百餘戶居於南城,基本上都是匠戶。北城則是遼朝轄下漠北各部族騎兵的氈帳所在。
雖然可敦城的歷史已經稱得上悠久,但其格局並不算大,莫說是與汴梁和相州比較,即使是跟金國的會寧相比,也是遠遠不如,之前因為河道變動的緣故,這座城市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契丹人拋棄和荒廢。只是近幾十年裡才再一次被啟用起來,但也未能很好地修繕。所以儘管城牆很高,但也非常殘破,粗粗一看,便知道已經有很多年未曾修繕。有的地方甚至還出現了坍塌的缺口。
由於最初被設計為軍事要塞,所以全城佔地面積只有不到半平方公里。而且容納軍隊的北城基本沒有固定建築,就是一座純粹的帳篷城。只有在南城才有幾條街巷,建造了一些各色木質或夯土民居,開設了酒肆和店鋪,林林總總約有幾百戶漢人、渤海人和契丹人居住,總算是讓這裡稍稍有了點繁華氣象。
但是從整個市區面積上來說,恐怕還不如後世的一個居民小區,而人口和產業更是無法相比。
——由於金國的崛起,斷絕了中原貨物的輸入,使得此地的商業也受到慘重打擊,變得異常蕭條。
可是,無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