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第3/4 頁)
但是付出就有收穫,光是一個印度,就為天朝每年貢獻一千兩的歲入,外加上五百萬石糧食,還有數之不盡的棉花。並且消耗了兩千萬兩的紡織品,保證帝國的工業迅速繁榮。
當皇太子率領勝利之師,回到天朝的時候,他選在了廣州登陸,然後乘坐著剛剛開通的列車,經過六晝夜的旅程,終於到達了京城,速度之快,簡直讓所有通行計程車兵都驚歎不止!
天朝真的騰飛起來了,到處都是林立的工廠,到處都是繁榮的場面。鐵路一條條的修建,城市快速崛起,大量的勞動力從田野中解放出來,變成了產業工人。
十年不見,一切都讓張琰欣喜若狂,同時他還有揮之不去的憂慮。
實際上,按照當初父皇的承諾,做皇帝二十年,就要讓給他,如今正是這個時候,父皇春秋正盛,聽說三年前還誕下了一位皇子,到底能不能讓出皇位,張琰一點把握都沒有。
如果父皇不想讓位,自己這個戰功彪炳的皇太子只怕接下來的日子不會好過。但是張琰並不害怕,十年的歷練,已經讓他有足夠的把握和勇氣,去面對自己的父皇。
當張琰回到京城,有女官把他直接帶到了西苑,張恪帶著皇家上百口子正等著他。
邁進殿門的一剎那,張恪輕輕一拉手裡的開關,頓時宮殿的四周閃耀出刺目的強光,張琰幾乎睜不開眼睛,接著就聽到張恪的聲音,大笑道:“來歡迎咱們的大英雄回來!”
張恪親自拉著兒子的手臂,一同坐在了龍椅上。張琰已經適應了強光,向四周看去,只見牆壁上每隔一尺,就有一顆全都大小的玻璃球,從裡面發出黃色的光芒,好像一顆顆的小太陽,把大殿照的絲毫畢現。
“父皇,這是?”
“呵呵呵,我正要考考你,你說這是什麼?”
張琰眉頭擰成了川字,想了好一會兒,突然驚呼道:“父皇,莫非這就是電?我記得去年的時候,有人發表了磁生電的論文,難道今年就成功了?”
“嗯,沒錯,科學院的人比我想的還能幹!”
張恪得意地笑道:“琰兒,掌握了電力,就掌握了改變世界的鑰匙。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都會變成現實,飛天,下海,幾乎無所不能。掌握了電力的中華,才能永遠興盛下去,再也不用擔心被西夷超越。”
張恪拍了拍兒子的肩頭,笑道:“爹能替你做的只有這麼多了,接下來就是你的時代,好好幹吧!”
……
老皇帝退的乾乾脆脆,當年一起征戰天下的老兄弟有些凋零了,有些也隨著張恪的退位,一起從政壇上消失。
新君張琰繼承父皇的國策,繼續擴張實力,推到工業發展。在他即位的第五年,天朝派遣二十艘船隻在北美洲建立起殖民據點,同時另一支艦隊搶佔了索馬利亞,開啟對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活動。
第二年,西方再度組建聯軍,雙方在中東展開殊死搏殺,經過十年鏖戰,中東徹底落入中華的手中,西方聯軍完敗,新十字軍瓦解冰消。
至此,帝國的擴張也到了一個極限,張琰開始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期間汽車工業大力發展,第一架飛機試飛,第一艘潛艇下水,第一條高速公路出現……
無數的的第一,將帝國徹底推到了無可比擬的盛世,天朝上國,實至名歸!(未完待續。。)
完本感言
完本了,說實話,釘子戶並沒有寫好。從這個名稱其實能看出來,小的想寫孤臣逆子,奮死力戰,守衛邊關的那種悲壯,生死掙扎,是做岳飛,還是做曹丞相。
很可惜,這種感覺完全沒有寫出來,或許是小的眼高手低吧。不如意的地方,對不住朋友們的支援。
最後這一段更新不給力,小的一直在準備新書,需要處理的內容太多,偏偏又沒有同時應付兩本書的本事。
索性新書上傳了,釘子戶就完本了,好能專心應付新書。
小的會盡全力,把新書寫好,也盼著大家能繼續支援,感激不盡!
新書:《我要做首輔》書號3640929。
依舊是明朝的故事,不過該走文官的路子,嘉靖朝是個妖孽橫行的年代,豬腳要做那個最妖孽的!(未完待續。。)
新書《大宋將門》已發,求支援
抱歉讓大家等了半個月……新書總算是誕生了……新的故事開啟了,最需要的大家的支援……
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似乎不可撼動的國策,但是不妨想一下,如果能夠改變,找回血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