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環境質量越來越差?不是政府支援,那些企業敢違犯環保法律法規嗎?”
鄭明達說:“這種事情早已屢見不鮮了!國家三令五申不許擅用耕地,現在哪裡搞開發區不圈農民的地?政府花點青苗費就把土地從農民手裡買過來了,一轉手,一畝地就賣幾十萬、上百萬!”
鄧傑不吱聲了。
郭斌說:“再說就跑題了!政府違法也好,不違法也好,反正它是政府,在地方上一言九鼎,你還能怎麼著?我覺得明達這話說的有道理:國家天天只講GDP,這倒真是讓人擔憂的事!其實國家和人一樣。我們國家也是窮怕了,現在就一心想著經濟增長,覺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現在什麼都不顧了,一切向錢看,以為等將來經濟基礎好了,文明、文化、道德、尊嚴還會重新再來。殊不知,做官三代,才知道穿衣吃飯。文明,一旦失去了,要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重新建立起來哩!”
鄭明達興奮地說:“對對對!這正是我所擔心的。我們國家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可是現在,我聽說外國人在公共場所最怕見到中國人。因為中國人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不講衛生,不遵守公共秩序,不尊重別人。石老師,您在外國那麼長時間,肯定深有體會。”
他這麼一說,大家把目光都盯向石岷生。
石岷生一直在默默地抽菸,見大家都盯著他,便說:“明達說的雖然有點偏激,不過在好多外國人眼裡,中國人確實不夠文明。這當然也有文化差異的影響。但是我們審視一下自己就會發現,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文明,很多已經消失殆盡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文革期間,大家今天你鬥我,明天我鬥你,鬥來鬥去,人都沒有了尊嚴。這種遺風,導致現代人誰也不把誰放在眼裡。如果說誰還尊重誰的話,在更大程度上,可能並不是尊重他本人,而是尊重他的地位,尊重他的財富。因此這不叫尊重,叫‘勢利’!”
“精闢!”陳定興鼓了一下巴掌,“這番話,把現代人最大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現在的人際關係,真是變得太世俗了。”
石岷生謙虛地朝他笑笑,接著說:“正因為心態的這種變化,人與人之間沒有基本尊重,一部分人便不惜一切手段掠奪別人的利益,拼命聚斂財富,造成社會迅速向兩極分化。從基尼係數,可以清晰看到收入差距的變化。一九七八年,我國基尼係數是零點一八,到一九九五年就變成了零點四五二,二零零零年是零點四六七,去年更達到零點五一!大家都知道,基尼係數在零點三以下是最佳狀態,零點三到零點四是正常狀態,超過零點四為警戒狀態,超過零點六就進入了危險狀態,隨時會引起社會動盪。我們現在已經零點五了,貧富懸殊有多大!陳董,你是搞企業的,對勞資關係,你最有發言權了。”
3
陳定興說:“貧富懸殊,主要是分配上的問題。現在,社會普遍存在分配不公現象,不光是企業。當然,企業分配不公,會激化勞資矛盾,造成的影響比較大。在企業,特別是改制以後的企業,管理層和工人收入差距一般都比較大,相差三倍五倍很正常,多的高達十幾倍、幾十倍。但是我們國家稅收政策不完善,對高收入的調節作用不明顯,這個不去說它了。在企業裡,為什麼收入差距會這麼大?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國有資產的流失。原來企業是國家的,大家都是企業的主人,分工上有些不同,收入上有些差距,不過都在大家能接受的範圍。現在經過改制,國有企業一夜之間變成私營的了,很多人根本不是自己拿錢出來把國有股份買下來的,而是透過非正常手段,巧取豪奪,把國有資產攫為已有。這種現象,現在已經很普遍,大家似乎已經麻木了。早些年,聽說哪個企業改制,廠長變成大老闆,身價一夜暴漲好幾億,大家還有一番議論。現在,大家似乎都聽累了,連話都懶得說一句,好像他們掠奪的,是別人的東西。其實,這些資產,我們每個人都有份的!我們眼睜睜看見別人把我們東西搶走了,連一句‘捉強盜’都不敢喊,你說這叫什麼國民素質!”
他這番鴻論,說的好多人都在點頭。石岷生問:“你喊過‘捉強盜’嗎?”
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陳定興說:“我當然喊過。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這些觀點,可是權威的雜誌不登,最後只好發在網上的論壇裡。倒是跟了一大串帖子在後頭,不過畢竟人微言輕,喊破嗓子也沒啥用啊!”
“現在哪家報刊還登這些東西啊?”姚保華跟郭斌小聲嘀咕說。
郭斌說:“是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