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到。原來攝影點設了個騙局,用無膠捲的相機假裝拍照。包青天九泉之下,也要感嘆“人心不古”!
印象深刻的景點還有靈隱寺。*中的靈隱寺一片蕭瑟,遊人寥寥,寺廟閉門謝客,一律不予接待。我沿飛來峰轉了一圈,來到大雄寶殿前,攀上門前的鐵柵欄,從木門的縫隙裡望去,釋迦牟尼的佛像在暗影中靜默,相隔距離較遠,看不清楚。我又來到大殿後門,攀上柵欄,點起腳尖,透過門上的縫隙窺看,眼前頓覺一亮。一尊我生平見到的最高大最壯觀最完美的觀音塑像立在眼前,觀音菩薩慈眉善目,手持楊枝淨瓶,腳踩鰲魚,普渡眾生。更讓人驚奇的是,觀音旁邊上下左右,雕刻著大大小小上百個仙人,其中有那吒、二郎神、托塔天王等,好像還有孫大聖,仙人們動作不一、表情各異、神態逼真、栩栩如生、色彩豔麗、造型完美,可以稱得上是古代雕塑藝術的*。在破四舊的喧囂聲中,靈隱寺因遭禁閉佛像們得以儲存完好,應該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20年後1986年9月的一天,我和母親、妻子三人冒著大雨來到靈隱寺遊覽。此時的靈隱寺香菸繚繞,遊人如織,一派興旺。我夾在眾多的遊客中間來到大雄寶殿後殿,望著當年只能從縫隙中窺見的這一尊觀音造像,觀音還是那樣慈眉善目,含笑遠望,恆久不變,而我卻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觸電般的感覺。黑暗中看到的月亮,是那樣聖潔明亮,晨光中看到的月亮,只能是淡淡的一個光影。
在杭州住了幾天,一位同學突然生病,要返回南昌。其他幾個人有的想去上海,有的想到南京,意見不統一,最後決定自由行動,各奔前程。我獨自一人,提一隻行李袋,走進了大上海。
上海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房子很高。在這之前,我見過的最高建築是南昌13層的江西賓館。在上海外灘上邁步,抬眼望去,高大的建築鱗次櫛比,一路排開,很是壯觀,大飽眼福。走在南京路上,永安公司路旁突兀高聳七重天,駐足抬頭仰望,想數一數有多少層,卻眼花繚亂,數不勝數。
上海的高房子讓我驚奇,公共廁所卻令我尷尬。廁所外牆邊挖一條小溝,就成了男用小便池,無遮無欄的露天場所,男人們只要轉過身去,面對牆壁,掏出傢伙,就能方便,儘管身後行人不斷,也無所顧忌。這可能是上海人多地少空間有限而造成的後果。有一次我內急不得不站在這種室外小便池方便時,不知為什麼,怎麼也出不來。
在上海的那些個日子,孤獨一人的我像一條從山野小溪進入汪洋大海中的魚,自由地遊動著,不停地張望著,貪婪地吮吸著。
接待站安排我在徐家彙附近的一所中專學校住宿,這所學校專門組織來校外地小將們到工廠參觀。我先後參觀了上海膠片廠、上海縫紉機廠和上海重型機床廠,這些工廠裡都還在正常生產。
上海重型機床廠位於閔行,我們從徐家彙乘車前往,一路上人群不斷,車流不斷,都是懷著朝聖一般的心情去看萬噸水壓機的。廠門口紅旗招展,宣傳牌林立。我們排隊走進車間,一座20多米高的龐然大物矗立著,上百噸的通紅的鋼材在水壓機的工作臺上像揉麵似的壓制成各種不同的鋼件。講解員告訴我們,這臺重2200多噸的水壓機有四根立柱,每根立柱高18米,立柱上的一個螺帽就有5噸多重。經過這臺水壓機鍛壓的鋼件,內部結構更加密實、均勻,更有韌性,不宜斷裂。講解員最後提高聲呼叫朗誦腔說:“在一無資料、二五經驗、三無裝置的情況下,我國工人階級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萬噸水壓機,填補了中國重型機械工業的一項空白,這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輝煌成果!”
這是我當年看到過的最大的一臺機器,40多年之後,它仍然是我看到過的最大的機器。
全國學生免費大串聯,使一些黨政機構逐漸陷入癱瘓或半癱瘓狀態,擾亂了社會秩序,妨礙了正常的生產與交通。為此,中央發出《關於革命師生進行革命串聯問題的通知》,決定從11月21日起到次年春暖季節一律暫停串聯,並說領袖支援步行串聯,希望大家作好徒步串聯的準備。我在上海街頭看到這則通知後,打消前往南京繼續串聯的念頭,決定返回南昌。
那天我在南京路附近閒逛,迎面碰得同學雷學鋒,他是我的一位詩友,平日經常在一起交流。他被安排在附近的居民樓裡住宿,我立即隨他登上居民樓,上到6層樓,房東有兩間房,一間自家住,另一間騰出來安排了四位學生住。見到老同學,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孤身一人在上海呆了這麼多天,從未與人交談過,現在終於可以暢談一番了,我們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