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太孟浪了(第1/3 頁)
寧確聽得眉頭都皺了起來:“如此囂張!焉能為魏王妃?”
薛夫人心道,多半是皇帝瞎了眼唄,亂指的婚!
我女兒這樣好,卻偏不許她做宣王正妃。
哦,還有,想來這其中也有薛成棟不夠厲害的緣故,拖了我女兒的後腿!
寧確見薛夫人不語,只當她內心擔憂,說不出別的話來了。
寧確想說此事不妨交給我來處置。
但這話又顯唐突。
罷。
還是不要說了,只管背後將事情處置了,那柳家人自然不會再尋上門來,也就解了夫人的憂愁了!
“好了好了,都放寬心吧。”薛清茵不好直說我特別擅長向皇帝告狀。
畢竟說了,也沒人會信。
為了安撫住薛夫人,她便只道:“實在不行,還有大哥來處置呢。”
薛夫人疑惑道:“你大哥能做什麼事?”
薛清茵咂嘴:“阿孃您可太小瞧他了。”他什麼事兒不敢幹啊?
薛夫人道:“雖是如此,但他忙於讀書,恐怕也無暇抽身。”
柳修遠也嘆氣:“若是換做旁人,我也有法子處置了呢。前些日子還有一位貴人慾問我購一幅字,來日在陛下壽誕時獻上。可惜,這柳月蓉是魏王妃,是陛下的兒媳,她的婆母是婉貴妃。”
薛清茵不由琢磨了一下,我看起來當真嬌弱至此嗎?
一個個的都為我擔心上啦!
“別唸了別唸了,好像我明個兒就要死了一樣。”薛清茵打斷道,“如今時辰也差不多了……弄夏,你去傳菜。你們先嚐嘗這莊子上的新手藝吧。”
薛清茵咂嘴:“你們還比皇帝陛下先嚐到呢。”
沒人把這句話當回事。
畢竟沒人認為皇帝會來這裡用膳。
不過薛清茵的話確實有效驅散了薛夫人和柳修遠心頭的憂慮。
他們將注意力落到了新菜式上。
隨即薛清茵又邀那兩位畫師一併用飯。
眾人打過了招呼,也不多問彼此的身份來歷。紛紛在各自的桌案前落座。
一份份巴掌大的用碟子呈起來的食物,被分送至了各人的面前。
林老爺嘆道:“怎麼都是不曾見過的菜式?”
“林兄博聞,若林兄都不曾見過,我等自然更不曾見過了。”寧確出聲道。
林老爺頓覺惶恐,寧公這話抬舉了他啊。
薛清茵喜滋滋地一笑:“都不曾見過嗎?”
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啊!
她這才指著跟前的菜式,一道道介紹起來。
“此乃麻婆豆腐。”當然,此時大梁朝沒有下大洋的船,能從海外帶回辣椒。此“麻婆豆腐”便只是用花椒、茱萸、姜調味,竭力調出麻辣的味道。
“此乃胭脂鵝脯。”明朝時多稱其“生鵝酢”,到了《紅樓夢》中才起了這麼個風雅名字。
“此乃椒鹽蝦。”用的乃是西域來的胡椒,這在當下價貴如金。
“此乃魚骨酥。”
“此乃東坡肉。”
……
薛清茵一口氣介紹了不少菜式。
每道菜都不多,只一兩口的分量,如此既不會浪費,擺在盤盞之中也更顯精緻。
“諸位請品嚐。”薛清茵做了個請的姿勢。
眾人這才拾起手中的筷子。
卻見筷子上也刻了個符號。
林老爺如今知道了,那是錢的意思。
其實旁人不知其意,根本不會覺得這符號俗氣。相反,還覺得特別和精美呢。
薛清茵要的就是來到這裡的每個人,都在潛移默化之下,將那符號牢記在腦海中。
將來萬一她的產業做大了……這個符號便成了獨家的標誌。
也就是所謂的“品牌名”了。
一餐畢。
連寧確都不由驚歎這家莊子上的菜式之美。
模樣美,味道也極美。
“還有些飯後的點心呢。”薛清茵說罷,便讓人取來了泡油糕。
不過現在它有了個新名字。
薛清茵指著道:“此乃見風消”。
說是唐朝皇帝第一回吃到它時,它呈上來弱不禁風,風一吹就碎了。皇帝吃過之後,便嘆道:“好好好,見風消!”
薛清茵覺得拿來作名字真是極妙。
林老爺聽了名字,嘆道:“入口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