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頁)
大的體積說不出的猙獰,但是這些還是使用原始火藥類武器卻早已經是被淘汰的武器了。現在看來,整個戰艦上面都是坑坑窪窪的,露出來的骨架上面都是移動著的機器人,到處都是正在焊接的火花。
“這是在改裝,冷倩最近剛剛完成了一個武器系統的設計,所以準備加裝到戰艦上面。當然這個系統絕對是物超所值,大約只需要六天的時間就可以改造完成了!到時候就可以讓你看看它的真正地威力了!”泰提斯說道。
伴隨著機器人的操作,六個碩大的裝甲盒子被足足有一人粗細的高強度鋼鐵鑄件紐結在了一起,此時“凰涅”號那原本類似於橢圓柱的外表被直接的改為了六稜柱一般的外形,稜角分明的戰艦帶著一股刺破天際的威勢。
“這個是用來容納ms的格納庫嗎?只是為什麼放棄了之前的橢圓柱體,而是選擇了這種六稜柱的方式?”此時那些長達五十米,厚八米的梯形裝甲盒子一樣的東西被彼此交錯著連線在了一起,希苼說道。
“沒辦法,我們缺乏對大體積、大質量金屬材料的複雜曲面構造的能力,所以只能夠採用這種平面裝甲,畢竟這樣的話也便於後勤處理。雖然因此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大氣層內航行能力,但是在宇宙戰之中,卻提高了武力投放能力!”
圓柱形的外形固然具備了在相當領域的航行能力,也具備足夠的多用途能力,但是這樣付出的代價就是火力上面的缺乏,總共就只有一門粒子炮的武力在宇宙戰之中,完全就是相當於廢物一樣的存在,而且還不具備裝載ms的能力,這樣的話在以後的戰鬥之中完全就是捱打的角色。
“也就是說可以同時投入使用六臺ms嗎?不過為什麼看起來乖乖的,總覺得好像是缺少了什麼一樣?”盯著眼前的已經是組裝完成的戰艦,希苼感到有些怪怪的。
依舊是延續了內藏式艦橋的設計,在長達三十米的六稜柱兩端,是直徑三十米長十米的圓形長筒,每個圓柱體上面各自鑲嵌著三十六個透明的宛若晶瑩剔透的寶石一樣的半圓形鐳射發射裝置以及十八個電磁防空炮,這些數量龐大的近防系統將構成所有的ms的噩夢。
前方的則是同樣的長達四十米的武器系統,被整合化設計的裝有三十六門mega粒子炮有著足以摧毀一個城市的火力,而後部的那半球體一樣則是提供這裡所有的能源的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這裡面將提供所有的武器系統所需要的電力需求。
而後部的位置卻顯得有些古怪,相對於臃腫的戰艦體積,那顯得相當渺小的離子引擎並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動力,而且一個有一個房子大小圓環一樣的聯結器。
“這是自然的了,因為這只不過是前半部位而已。後半部分的動力系統可是另外製造的,否則的話根本就無法為整個戰艦提供充分的動力。我們本身無法制造更龐大的核融合爐,所以只能夠使採用了雙臺作為動力源泉,戰鬥的時候自然是將兩個戰艦連線到一起的!”泰提斯語氣無奈的解釋道。
在沒有充分的技術條件下製造宇宙戰艦,有的時候只能夠使採用取巧的方式,至於兩艘戰艦的組合也不是沒有前例,畢竟宇宙空間站都是使用這種方式連線的,對於戰艦來說,只要是滿足條件,這也是可以的,儘管在某些方面會有欠缺。
“火力是夠龐大了,但是防禦效能怎麼樣?”雖然採用了各式各樣的方式來保證自身的安全,但是宇宙戰的時候,可不僅僅是火力打擊能力,有的時候防禦能力也是很必要的。
“自然也有考慮。在沒有類似於立場護盾的時候,所以就使用了一種取巧的方式來保證自身的安全性。比如這個利用先進的c4isr技術所延伸出來的立體防禦系統就是這樣的。”指了指被安裝在了戰艦上面的那些裝甲,泰提斯顯得相當的得意。
“全機動立體防禦系統嗎?”手中的技術小冊子很明顯的說明了眼前的戰艦所需要進行的改造,將原來的鈦合金/陶瓷裝甲換裝成高達尼姆合金裝甲只不過是第一步改裝而已,接下來的才是真正的需要進行的改裝。
“電磁護盾,這是在原來的世界裡面也是可以實現的技術。透過強電流產生高磁場,扭曲帶電荷的物質的執行方向,這個也是所有的行星都具備的一種能力。比如人類之所以沒有受到宇宙輻射的影響就是因為地球磁場的存在!所以才會在戰艦的各個部位佈置超導體,再通入電流後,產生足以包裹住戰艦的磁場。雖然無法免疫那些不帶電荷的物體,但是對於阻擋宇宙射線卻是已經足夠了!基本上每一個戰艦都會配備這樣的系統,為了抵抗那些無所不在的輻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