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蛟哩。”
“真相!”君珂跌腳叫。
“糟什麼?你還不趕快去?也許還來得及。”黃立輝介面。
“這……這,我在這兒有要事,怎能分身?真是……”
“哦!你是指碼頭上的……”黃立暉本想說出是否為了碼頭上十一艘大船的事,話未完,卻被君珂的自言自語所打斷,他說:“反正這一段江南平靖,我何不先趕赴雷池,再在雷江口僱船跟上彭恩公的船並不為晚。”
他如果往下問,更會令他焦急哩!黃立暉師徒倆訊息靈通,已知道銀劍白龍與黑龍幫爭奪紅貨的事,將雙方的計劃完全摸清,所以渾水摸魚,在暗中向黑龍幫的人下手,嫁禍在銀劍白龍頭上。
君珂突向兩人拱手一禮,大聲說:“謝謝你們,後會有期。”
聲落,人化輕煙,向池州府城如飛而去。
救人如救火,他不再到碼頭坐船,小船上航,速度太慢,不可以。他冒著曉風,越城奔至大南門官道,展開輕功向下趕,急如星火。
從陸路到雷江口大江對岸,有兩百餘里。他放開腳程,奮全力狂奔,以每個時辰一百的奇速,沿至東流縣的大官道如飛而去。
碼頭上,十一艘大船開始解纜,在鞭炮轟鳴,鼓鑼絲竹齊奏聲中,緩緩離開碼頭,大帆升起了,向上遊駛去。
官道中,報訊的駿馬也如飛而去。
雷池,一處頂響亮的地名。凡是用語氣限制別人的行動,都說“不許越雷池一步”。這“雷池”二字的出典,就指望江縣東面的雷池,也叫大雷池水。晉朝成帝咸和二年,蘇峻造反,溫嶠欲率兵下衛京師。權臣中書令庚亮,素怨名臣陶侃,致書溫嶠說:“吳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意思是要他的兵馬,不要往下帶,這句成語出典在此。
除了雷池的典故外,這座小縣城出了兩個大孝子,盡人皆知,名列二十四孝。其一是縣西南二十里的王祥池,王祥在這兒“臥冰求鯉。”其二是孟宗宅,在縣北一里,孟宗曾為雷池監,在這兒哭竹生筍。
雷地並不是一個死水池,而是一條河水,叫大雷池水,從宿松縣界流入,在縣東南匯積成一個巨大的活水池,所以叫做雷池,從東流入大江,兩端叫大雷口,小雷口。多年來,滄海桑田,雷池已有極大的變動,已沒有早年的浩瀚,池中出現了浮洲。出水口目下改由縣南入江,稱為雷江口,也叫雷港,設有雷江口巡檢司,但仍然夠壯觀,池中心,有一座長形的泥洲,長約兩裡多,寬也有裡餘。洲中泥淖遍地,矮林。枯葦叢生,蛇鼠成群出沒其間,據說時有鬼怪妖魅出沒,人則必死屍骨無存。附近的漁船,相戒不敢進入泥洲左近。所以這座洲叫做“鬼洲”,除了鬼,從來沒人敢在洲中出現,更不敢入內送死。
被困在鬼洲的兩位姑娘,確是莊婉容和崔碧瑤。這九個月來,她們悽悽惶惶搜遍江湖每一角落,要找銀劍白龍替君珂報仇,可是,兩個少女人地生疏,人海茫茫,如何找法?
至於四明怪客,他找上了三個月,也音訊毫無,銀劍白龍在江湖秘密活動,後來又返回四川青城山隨師父苦練,當然毫無結果,恰好浙西三妖找上了四明山,他便趕回四明,與陰陽老怪捉迷藏,便不再外出走動了。
兩位姑娘和四明怪客曾到過猿啼絕崖,看到了被化掉了的骸骨,認為君珂確已不在人間,懷著一顆破碎的心,浪跡江湖,發誓要找到銀劍白龍,剖腹挖心祭奠死去的愛人。
終於,她們得到了銀劍白龍曾在安慶府出現的訊息,便在河南布政司向下趕,在武昌府僱船下放,到了雷江口,看見鄰近一條小船上,出現了一個身穿銀衣的人影,便放舟急追,追入了雷池。
那小船上的人不是銀劍白龍,而是銀衣仙子。這鬼女人也可憐,也夠痴心,她也在找君珂的訊息,她還不知道君珂已被他的哥哥弄下了猿啼絕崖哩。
他也從武昌府僱船下放,聽到他的哥哥已到了長江做案,便急急忙忙向下趕,要找她的哥哥探訪君珂的訊息。這些日子以來,她帶著三個丫頭流浪江湖,查問君珂防訊息,根本沒和家中的人來往,不知武林中的變故,所以更不知她的哥哥銀劍白龍,已經成了黑道英雄的主腦。
雷池兩岸靠近泊湖附近,有一處長江求賊的垛子窯,首領叫翻江神蛟於子飛,早年曾與銀劍白龍私交甚厚。如果銀劍白龍途經大江,必定到翻江神蛟的水寨暗地盤桓三五日。她想到乃兄可能到翻江神蛟的水寨流連,便沿大雷江水上溯,一進雷江口,便發現了後面有船追來。
雷江口左側面對大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