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勢力,又大力征伐東夷各部,一直打到東海。後來,又還都伊洛之間。在季杼統治時期,形成為夏代中期的極盛時期。少康以後,到孔甲以前,在這期間經歷了五代六帝,夏王朝的統治一直是比較穩定,基本上保持著向上發展的趨勢。夏王朝以伊、洛一帶的河南地為中心,東通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長淮,所有夏、夷諸部的眾多邦國,大都臣服在它的統治之下。
少康死後,傳位與予,予傳槐,槐傳芒,芒傳洩,洩傳不降,不降傳扃,扃傳胤甲,胤甲傳孔甲。
孔甲在位期間,肆意淫亂,沉湎於歌舞美酒之中(傳說他是一種叫做“東音”的樂調的創始人),又篤信鬼神。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領紛紛叛離,夏朝國勢漸漸衰落。
到了夏代末年,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揮霍無度。
夏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三年,發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擋不住,進貢給他一個美女,名叫妹喜。桀十分寵愛妹喜,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臺和玉床,這一切的負擔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個名叫趙梁的小人,專門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寵信。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七年,伊尹求見夏桀。伊尹有幸曾拜得一名截教門下記名弟子為師,驚才絕豔,有安邦定國之能。他以唐堯、虞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夏朝朝中的闡教門下也在桀面前大進讒言,伊尹無奈,只好離去。
桀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夏桀手下有個叫關龍逄的臣子,聽到老百性的憤怒聲音,便對桀進諫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固。哪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民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桀聽了又怒罵關龍逄,最後更下令將他殺死。至於弄得日益失去人心,弄得眾叛親離。
這時候,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日益興旺了起來。桀擔心商湯會危及自己,就藉故將他囚禁在夏臺(今河南省禹縣境內)。不久,湯設計使桀釋放了自己。
此時截教中人看到了機會,便有諸多弟子投入商湯手下,其中就是大賢伊尹。
後來,商湯在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了桀的黨羽韋國、顧國,擊敗了昆吾國,然後直逼夏的重鎮鳴條。桀得到訊息,帶兵趕到鳴條。兩軍交戰,夏軍將士原來就不願為桀賣命,乘機紛紛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商軍在後緊追,桀匆忙攜帶妹喜和珍寶,渡江逃到南巢。後又被成湯追上俘獲,放逐在此。
夏朝被滅時,闡教門下十二金仙之輩忌憚截教勢大,聖人也不能出世,沒了靠山,不敢出手。截教中主事之人對闡教早有不滿,趁通天閉關的機會,對那些參與人間俗事的與闡教有關之人,趕盡殺絕,小勝闡教一回。
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深刻教訓,廢除了夏桀時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國內部的矛盾比較緩和,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他對四周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勝利。
商湯死後,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中壬繼位;中壬死後,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乃商湯之長孫。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後,太甲修德遵法,諸侯歸服,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寧。
從仲丁算起,經九世正好到盤庚時期,這一期間商王室內部為爭奪王位,內亂不止,致使外患不斷。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
武丁是盤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盤庚之侄。他年幼時,小乙曾讓他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生活的艱難困苦。他從盤庚處繼位以後,兢兢業業、不敢荒寧,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他四出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行征討。在這些征戰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征服了許多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