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第一章 思考
第一章 思考
我們做為人類生存於地球之上,自認為萬物之長,對未知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的精神。天文,地理,自然等的知識都在不斷的增長之中。人類認識世界、改造社會的活動,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
但是人類對自己本身卻無從知曉,不禁問自己:“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人是否有靈魂,如有的話靈魂的本質又是什麼?”自人類有了意識以來,這些問題一直都是困擾人類的問題。
讓我們縱觀歷史,從文化,宗教,文明,先人不斷努力並積累的知識中尋找人類的起源,本質,去向等的蹤跡。
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種主觀意識對希望的執著而誕生的一種強大的精神依靠。 宗教的基礎是信仰。宗教只要求人們相信,不要求人們問為什麼。 宗教並不是迷信,也不帶有封建色彩, 所以它可以說是一種高尚的信仰。不同的宗教對人類的來源有不同的釋義,如:
佛教發源於距今約2552年前(一說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淨的意思,佛是覺悟。釋迦牟尼佛他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佛反對宇宙萬物是由神所創造的,而認為萬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佛教對於「人類起源說」的解釋,其重點是在於說明:人類在先天上是「光音天」天神的後代,即具有神性的部份,有就是“人人皆有神性”因此,任何人只要願意修行,即可迴歸到祖先尚未墮落前的原始境界。佛教修煉者講究六根清淨,重在自身修煉,觀察並提升自己的小宇宙。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道教的修煉者講究修性煉命。性指精神,命指肉體,修煉就是透過開啟自身小宇宙與自然大宇宙相溝通。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社會,並繼承了猶太教耶和華上帝和救主彌賽亞(根據希臘文翻譯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萊聖經為基督教聖經舊約全書。基督教的創始人 耶穌(Jesus)。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親名叫瑪利亞,父親叫約瑟。基督教信仰的神是上帝,有上帝創世紀第六日造人之說。
*教7世紀初興起於*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a1一Islam)系*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這是一個順從真主安拉胡、崇尚和平、祈求安寧的宗教。
信仰與人的一生是不可分割的。人的自我感覺中,就有一個對世界的概括,那便是信仰。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梵語sraddha譯作信心、信解、信仰。《法苑珠林》卷九四:“生無信仰心;恆被他笑具。”(謂對佛、法、僧三寶的崇信欽仰。佛教強調修行之初;須立堅固的信心;令不動搖。“信、解、行、證”;“信、願、行”等。)
信仰,是指對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活動指南,它是一個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根本準則和態度。信仰屬於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現形式。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
信仰可以使人的能量場中能量的振盪頻率達到很高的協調統一性,使外現形神兼備。
文明
【一】五大文明古國
古巴比倫(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250年)巴比倫王國時,宗教表現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古巴比倫神話:相傳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沒有天,沒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海中有一股鹹水,叫提亞瑪特,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