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怎不叫他驚喜萬分!
“因為是剛上市,不很硬,最好早一點帶回去,和你夫人共享美味。”女市長細心地關照道。
“一定。一定。”吳禮淦先生已經喜上眉頭,高興得有些手舞足蹈了。
“太太啊,我在香港啊,你快過來吧。我到你們上海崑山了,特意給你帶了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你快來吃吧!”第二天,吳禮淦已經飛到了香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遠在臺灣的夫人。當晚,這對夫婦在香港美美地品嚐了一頓美味的大閘蟹。
“鄭市長啊,我們正在吃大閘蟹呢!過幾天我會再去你們那兒,去上海崑山的……”席間,吳禮淦沒忘給“上海崑山”的女市長打了個電話致謝。
吳禮淦後來沒有食言,那3000萬美元的投資專案的正式合同簽得非常快。他的“上海崑山”也從此成了臺商們常用的口頭禪。
“崑山就在上海邊上嘛!就是上海的崑山呀!風景比上海還要美!”臺商們相互間這樣介紹崑山。
哈,崑山因此得益無限。
吳禮淦現今在崑山的名氣很大,尤其是在臺商中間。採訪時,有個臺商對我說,他到崑山已經13年了,他說他最感謝兩個“吳市長”。可據我所知,崑山除了吳克銓外,還沒有第二個姓吳的當過市長嘛。這位臺商聽後哈哈大笑,說他敬佩的兩個“吳市長”,除了吳克銓外,還有一個是他們臺商中的吳禮淦。“我們都是吳禮淦先生帶過來的臺商,是他在臺灣和崑山之間為我們這些人搭了橋,讓我們在大陸發了財,所以我們稱吳禮淦是‘崑山市長’。”
原來如此。聽崑山幹部介紹,這位臺籍“崑山市長”確實幹得相當出色,經他介紹的臺資企業在崑山落戶的就有十幾家,而這十幾家又帶動了幾十家臺商……崑山的臺企就是這樣滾雪團般地遍播這個蘇南小城的。
第18章崑山的稱王之路(44)
當年的女市長鄭慧珍再談起過去的招商經歷,這位曾為崑山開發區立下汗馬功勞的巾幗女傑仍然細聲細語地告訴我:“一個‘親’字,一個‘誠’字,是我們贏得客商的最重要的兩件法寶。”
1989年那場“北京政治風波”剛剛過,初涉大陸的臺商們個個驚恐萬分,紛紛撤離。宣炳龍司機的叔叔是當年大陸解放時逃往臺灣的國民黨人士,其兒子在改革開放後來到廣東投資。北京一鬧騰,這位臺商給在臺灣的父親打電話問咋辦。老爹告訴兒子,說我有一個親戚在崑山,聽說那裡特別親商重商,你問問他們那裡還能不能留住臺商。那個臺商就給宣炳龍的司機打了個電話,這事被宣炳龍知道了,立即對司機說:“快把你的親戚接到崑山來。”這個叫黃則仁的老闆初到崑山時,滿腹懷疑,宣炳龍便像兄弟一樣把他接到自己的家裡。“你要害怕,就吃住在我家。”宣炳龍對黃則仁說。這黃則仁過去在臺灣只聽說共產黨的幹部個個都是“匪”,哪知大陸的“匪”原來這麼真誠、親切,完全把他當做一家人對待。黃則仁感動了,但又非常害怕大陸政策會變。宣炳龍說:“你怕的話我們就訂合同,如果你再不相信,我先給你把廠房蓋好了,你那個時候再確定投不投資。”這是臺商沒有想到的,連聲說:“你們崑山要是真這樣幹,我就來。”宣炳龍說:“咱們一言為定。”沒多長時間,用88萬元蓋起的廠房矗立在開發區。臺商過來一看,直誇崑山人講義氣,當即與崑山正式簽了約。1990年10月,他投資2000萬美元的順昌紡織廠在崑山正式開工,之後經黃則仁牽線,又有“順發”、“順風”、“順龍”等“順”字頭的臺資企業接踵而來在崑山落戶。
如今“順字”集團已經在崑山落戶十幾年,生意越發紅火,而黃則仁和“順字”老闆們至今仍不知道,當年宣炳龍因與“順字”企業的臺商搞得“太熱乎”而有人將他告到省裡,並且派人當面對宣炳龍提出警告:你要站正立場,否則後果自負。宣炳龍義正辭嚴地回答說:“我只負責把崑山開發區搞好,如果開發區的經濟搞不上去,我負全責。”
為招商親商,敢舍頭上烏紗帽。這就是宣炳龍的骨氣和性格,也是許多崑山幹部的骨氣和性格。
1990年,李全林當上了崑山新一任市委書記,他主政後的崑山在前任領導的基礎上,更加解放思想,尤其是在處理外資企業在崑山投資的一些具體政策上,其力度和政治遠見常讓臺商們感嘆“*領導”是“菩薩的心腸”、“孫悟空的本領”。比如當時不少外資企業想跳出“合資”的框框,搞獨資企業。“這怎麼行,一獨資,不等於我們成了‘殖民地’嗎·”有人堅決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