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州農村中傳統的手工業發達,能工巧匠眾多,因此歷史上形成了較為發達的吳江絲綢業;吳縣的刺繡、工藝和建築業;常熟、太倉、張家港一帶的土紡土織布。
第20章常熟的“品牌”故事(9)
“在20世紀20—30年代,蘇州的鄉村工業已具相當規模,是當地民族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919年常熟的織布手工業場有31家,織布機300架左右,男女工人約4000人。”而在上世紀60年代初,由於受當時的政治性政策影響,從城鎮工業企業中下放了一批職工到農村,後來在70年代又有近20萬城鎮“知青”上山下鄉到了農村,這期間有近萬上海人因種種原因沒有到更邊遠的地方而透過各種關係落戶到了蘇州一帶,這些城鎮人員到了農村,一方面他們有知識,又有一定工業技術,同時蘇州在當時為了幫助這些人能夠在農村“紮根”,於是主張和鼓勵社隊創辦一些以“多種經營”名義的小企業。1972年,蘇州地委公開提出“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的要求,社隊企業因此在堅持“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的三原則下迎來了積極發展的第一個高潮,這就是蘇州地區為什麼在粉碎“四人幫”後的1977、1978年時其鄉鎮企業已初具規模的緣由,而且當時的蘇州地委明確要求各級黨委都把發展社隊企業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並提出相應的發展目標。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的1978年底,全蘇州社隊企業已經形成第一個發展高潮,全地區8縣(市)社隊兩級集體工業企業已經有7508家,擁有固定資產3�35億元,職工達40餘萬人,佔農村總勞動力的17%。1979年7月1日,國務院在黨的生日這一天,以少有的方式頒發了《關於發展社隊企業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草案)》的通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總結蘇州社隊企業的基礎上向全國各地發出“社隊企業要有一個大發展”的號召,因為在兩個月後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上透過了《*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議》中,中央專門提出了要大力發展社辦企業的重要決策。蘇州作為鄉鎮社隊企業發展最早、最快的地區給中央作出上述決策提供了某種依據,所以它的發展毫無疑問更是走在別的地區前頭。到1983年*到蘇州視察時所看到相當一部分農民們已經蓋起了小洋房,這證明蘇州的鄉鎮企業發展不僅已經呈現“半壁江山”之勢,而且廣大農民透過創辦鄉鎮企業獲得了生活的富有。1980年,蘇州全地區的鄉鎮社隊企業實現產值35�3億元,比1979年增長了50�7%,這種發展速度超過了任何一種經濟形式。由於近一半勞動力在鄉鎮企業上班,一般農民家庭的收入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於是成片的老宅居地上出現了兩上兩下或三上三下的農家樓房……無疑,在這之前和這一階段中,常熟的鄉鎮企業發展是全蘇州走在最前列的縣,其總量和工業產值遠遠超過兄弟縣市,與同樣有傳統優勢的吳江、吳縣相比也快了一截,“小弟弟”崑山、張家港更無法與之比高低。1980年,常熟的鄉鎮企業產值總量據說已有20億元,這個資料如果能夠在早幾年被周恩來總理看到的話,老人家或許又會感慨地說:“要是有十個常熟就好了。”1968年的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曾經感慨過“要是全國要20個常熟就好了”這樣的話。那時常熟的工農業生產總量很小,到1980年時已經翻了幾番。*同志在80年代初到蘇州視察時明晰“小康”概念時的常熟,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其實也還是剛剛起步階段。
第20章常熟的“品牌”故事(10)
1980年到1985年,常熟的鄉鎮企業發展速度可以用勢不可擋四個字來形容。
這個時候便出現了一個突出的問題:大量的產品生產出來後,需要一個銷售和週轉平臺。
平臺是什麼·平臺在何處·當時常熟人並不知道這些,更不知道如何去尋找這樣的平臺。
南門。汽車站。這是常熟當時通向蘇州、無錫和上海的主要交通口,這裡是過往常熟最熱鬧的地方,多數過往常熟和從常熟通向外面的主要交通是依靠這個車站。那個時候,無論買什麼車票必須排隊,原因是班車少,於是車站候車室總擠滿了等候在此的乘客。人一多,就會有人想買個水喝、填個肚子什麼的,這就會有那些腦筋靈光的人推著小車或腳踏車,或用塑膠袋,或用竹籃裝些茶水、茶葉蛋之類的東西在一旁吆喝著做個小買賣。但工商部門管得緊,稱這類推車做小買賣的人是“投機倒把”,而且政府機關還有專門的“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專司“打擊”事務,有關人員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