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東邊的眼紅,西邊的省城又在想:這個太倉是不是又在想“叛逆”了·
落後了,東邊的在想:你江蘇既然管不好,乾脆劃我上海來何妨·
美的你!太倉沒發展好,就因為受你上海“毒”太深!江蘇方面又有人嘀咕。
太倉人真的很難。太倉幹部在我採訪時沒跟我說過這些,但我是半個太倉人,怎不知其心頭的甘苦·
太倉與崑山一樣,都是緊挨上海的蘇州兩個縣級市。崑山人有點敢愛敢為,他們在七八十年代與上海人攀親結姻時就沒怕過誰;相比之下,太倉人沒崑山人那麼敢碰硬和敢冒險,他們即使與上海人好,也是“悄悄的進軍,開槍的不要”。
這就是太倉人——改革開放之前的太倉人。
然而今天的太倉則不是這個樣了,他們的觀念、他們的思維、他們的工作姿態早已徹底地變……
我們還是來重新全面認識一下太倉吧——太倉這個名字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就像常熟的名字一樣,太倉的名字本身照映了江南魚米之鄉年年豐收的景象。早在三國時代,吳主孫權開創東吳基業後,年年豐收,百姓歡欣,國力增強,於是在靠海的一片廣袤沃土上建設了無數存糧的大倉,久而久之這裡就被稱做“太倉”了。
中國的元代,政府便開始開發海上運輸業,太倉被作為中國的始發港而從此迅速繁榮起來。據說為了建太倉城,當時的政府一聲令下,幾天時間裡,就從我老家的支塘運去了無數磚瓦和木料,幾十天內就建起了“太倉城”。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高檣大桅,集如林木。”這是當時太倉港的繁榮景象,堪稱“第一碼頭”。
明永樂、宣德年間,中國大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是從太倉港起航的。鄭和屢次下西洋的航海壯舉,也給太倉港帶來了更多的榮耀與繁華。至明朝中葉,這裡已形成亦耕亦漁、亦工亦商的多元經濟格局,商品經濟相當發達,社會獲得空前發展。尤其是融各種元素的文化匯聚此地,使這塊土地有了更多文化藝術方面的探究與創新可能,其中最有影響的有婁東畫派的形成(太倉亦稱婁東,是因為它位於古航道婁江之東)。明末清初,太倉的王時敏、王鑑繼承前代畫家傳統,首開婁東畫風,被譽為“畫苑領袖”、“後學津樑”。婁東畫派曾是清代盛極一時的主流畫派。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22章金太倉之光(2)
讓太倉人最感自豪的還有一件事,便是太倉乃是中國崑曲的發源地。
現在大多數人知道崑曲是崑山人創造出來的。這一點亦非虛假,不過,追根溯源,崑曲最早一直是流傳於太倉和崑山一帶的一種民間戲曲,而崑曲真正成為“拿得出手”的曲種,是因為後來一直定居於太倉南關的魏良輔,潛心數十年收集和總結了流傳於當地的崑山聲腔和北曲的一些優點,又融入這一帶民歌的元素,才革新、創制出了流麗悠遠的“水磨調”,即真正意義上的崑曲。
太倉人認為崑曲是他們的祖先創造的,還有一條根據是:在清初,宋直方的《瑣聞錄》和葉夢珠的《閱世編》記載:一位善唱北曲、素工絃索的張野塘,因罪流戍太倉,魏良輔非常欣賞此人,將女兒許配其為妻,使張野塘成為其改革創新崑曲的得力助手。張野塘“並習南曲,更定弦索音節,使與南音相近,並改三絃之式”,在此基礎上融合南北聲腔,組建了絃樂、管樂配置完備的絲竹樂隊,為崑曲伴奏,故而使崑曲真正開始成熟。
“一曲絲竹心已醉,夢聽餘音夜不寐,內中微妙誰得知·仙樂霓裳人間回。”江南絲竹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一個重要種類,它屬於太倉之種,所以太倉現在被國家文化部門授予“中國絲竹之鄉”。
太倉不僅是戲曲、民樂之鄉,而且還是許多民間故事和傳說的重要發源地。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牛郎織女》——這對千古不朽的“中國情人”的故事——據說就是產生於此。我小時候就去過太倉城廂南郊的一個叫黃姑村的地方,聽父母講以前這裡有一座牛郎織女廟,1958年大躍進時拆掉了,近幾年又修了起來,只有廟前那棵千年古銀杏樹從來沒有挪過窩。“七夕女兒節”,在我們老家又稱乞巧節,亦叫香汛節,每年逢此節時四方善男信女蜂擁而至,虔誠地舉行祭祀儀式。
文化得以如此多姿,皆因太倉有個“六國碼頭”的大港。古時太倉因港興業,現時太倉的繁榮仍然沒有離得開港口的作用。
相比之下,太倉在蘇州各縣市中常常被稱為“小弟弟”,除了它特殊的地理原因外,太倉地小人少,與大塊頭常熟、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