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3/4 頁)
“哪能呢,老爺。這東西據說就是山上的野菜混著一個是果子蒸爛了,揉起來的,我嚐了口,出了難吃點也沒什麼。我還帶了碗野菜回來給老爺們下飯呢。”
趙志笑嘻嘻地道:“不錯,不錯。就是這個了,這麼多,怎麼也夠了,他們那些傢伙能吃幾口就不錯了。來,你再來給我燒個湯吧,這回燒個好點地湯,這點味精給你。”趙志把味精遞給廚子。想了想,又取出幾兩銀子:“中午不做飯,這銀子就給你。你帶著家丁門出去酒樓吃一頓,留倆看門地換班就好了。不然餓著你們可不好。”
廚子急忙推辭道:“剛剛只花了三錢銀子呢,還七錢,用不了這麼多地。”
趙志心情好,也不廢話,轉身就出了門:“留給你做跑腿費好了,大男人,那麼羅素!”
趙志在抬頭看看日頭。距午時還有一會,索性走出門去逛逛,算是視察民情了,反正只要在午時前回來就好了。
出門左轉,就進了定安縣裡比較繁華的一條街道,街上行人不算多,不過來來往往地多是黎族打扮,姑娘們的小腳踝都光著在外面,面板都一水的古銅色,看起來還算養眼。趙志一路溜達著,不由的在一處鐵匠鋪前停了下來。
趙志昨日晚間就在琢磨,那拋秧技術種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那秧苗培養盤了,眼下反正是鐵匠鋪,如果真能打鐵打出來的話,那也就能湊合著反覆使用了,不算浪費。
說起唐代冶鐵技術,趙志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歷史上說過的唐玄宗鑄造鐵牛地事情:開元12年(公元七二四年)唐明皇下詔命兵部局書張說主持改建蒲津浮橋、鑄造鎮河鐵牛。()”因造牛為唐玄宗的決策,故稱為“代開元鐵牛”,當地人又叫它“鎮河牛”。當時。全國年產鐵53。2萬斤;而鐵牛竟用去17萬斤;佔鐵年產量的25%。。
不過趙志可不清楚唐代具體冶煉水平怎麼樣,秧苗培養盤需要的是薄薄的帶有小孔的鐵片,對於現在來說自然是很容易,畢竟是機械化了麼。可是在唐朝怎麼樣,趙志估計困難。
把自己的情況同那鐵匠一說,鐵匠就滿口點頭答應:“這事情好辦,先打個陶版然後再用鐵水澆出來就好了。”
趙志大喜,連忙問:“那師傅你看這一塊鐵板要多少錢?”
鐵匠道:“不多,生鐵你出,我幫你燒融了澆出來,收你十文銀子。”
趙志一聽。十文銀子也不算太多。可是生鐵自己卻是沒,於是問道:“那生鐵如果你一齊給弄呢?”
鐵匠笑道:“你打幾塊啊。多了我可沒有。”
“幾塊?”趙志一呆:“我要幾千塊吧。”
“幾千塊?”那鐵匠呆了一呆,順手抄起鐵錘:“你不打東西可以,來玩也可以,侮辱我的智商就是不行!!!!”
趙志趕忙朝後退了一步:“真的,真的,我怎麼敢忽悠你點智商呢?您看我這小身板,看您這一身彪悍地肌肉!對吧,我是要買那麼多的!”
“買你個大頭鬼啊!趁早給我滾蛋!”鐵匠不給趙志解釋就揮起大鐵錘給趕出了鐵匠鋪,並且還意猶未盡的追出一條街,這才罵罵咧咧的往回走。
趙志鬱悶的不行,好在自己小腿輪的飛快,才沒被那大錘給吻上,於是悻悻的繞了n遠走回自己的“海南島開發辦公室。”
趙志走進會客廳,多數人仍在奮筆疾書,不過趙志一掃之下,看見了個出眾的人物,應該是四文縣縣令吧,也不記得叫什麼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在自己位子上搓著腳丫,瞟見趙志來了,趕忙把腳放了下去,提起硯臺開始研墨起來。
趙志輕咳了一聲,踱步到了那人身邊,卻意外地發現那人面前居然還是一張白紙!趙志疑惑道:“這位大人,時候不早了,你怎麼還是一張白紙?”
那縣令“啊”了一聲,情形頗有些慌亂,剛剛牛b的神色完全不見了,被趙志盯的發毛,硬著頭皮道:“那個。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地圖畫啊。”
趙志被雷地不行,癟道:“那我就在這裡拭目以待咯!”
那縣令面色一僵。訕訕的抓起筆,然後又放下,伸手擦了擦臉,用手在嘴巴上揉了揉,趙志惡寒道:“這位大人,剛剛你用這隻手搓腳丫地吧。”
“……沒關係,”那縣令居然面色如常:“我剛剛用在衣服上擦過了。”
趙志聽的冷汗直下,急忙轉身走開。還聽見沒後那縣令喃喃自語道:“我說怎麼有點鹹呢。”
趙志再也抗不住了,急速奔出門外。
洗了把臉,狠擦了幾下手,趙志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