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薛丹書之所以支援皇帝,是因為不想天下大亂,但是皇帝要開戰,這點是他之前沒有料到的,而事前,皇帝根本沒有跟他提起過這件事情,只是急召了兵部尚書密議了兩日,便有了在這個決定。
他腦子裡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那便是皇上昨夜御林軍去辦一件差事。此事十分隱秘,若不是他剛好入宮覆命,大概也不知道。皇帝命人抓走楚曄所鍾愛的女人,他一直留意攝政王府,知道楚曄最近對劉家的孫媳婦龍尹樂有好感,皇上會否命人抓走了她?若皇上打算用這個女人要挾楚曄,楚曄又真的為了這個女人而放棄堅持,那麼,這一戰,是在所難免的。他反對戰事,還有一個重要的私人的原因,那就是一旦起了戰事,自己的父親征西大將軍一定要出征,父親年事已高,雖然兩人政見不同,但是親情卻沒有絲毫疏離,他不願意在天下太平之際,還出徵別國,奪取人家的國土,而他也知道,皇上之所以如此心急,是因為要建功立業。如今國庫空虛,皇上不得不向民間的富戶打主意,宸妃的哥哥陳平原,一年不知道有多少銀子送入宮中,陳平原雖然不說,但是最近也越來越不滿,否則皇上也不會動了殺機,要御風教取他性命,到時候一條罪名下去,抄家,正言順地奪取他的家財。
出了宮,他有些心事重重。皇上這一次瞞著他命人抓走楚曄喜歡的女子,意圖是顯而易見的。他知道自己反對戰事,所以事前竟沒有把此事告知他。皇上是信不過他還是另有打算?薛丹書猜不透皇上的心思,但是,隱隱中覺得,一旦開戰,趙國未必能佔上風。趙國雖然是泱泱大國,但是國庫空虛,軍隊的人多聽命楚曄勉強出戰,只會白白犧牲戰士的性命。
他沉思了一下,喚來隨從,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隨從領命而去,他也急忙回府,第一次,有了跟父親商量的念頭。
楚曄回府,便急召星兒與慕容賞來商議。
星兒聽完兩人所說的話,沉吟了一下道:“此事不必著急上火,也不必跟較勁,王爺如今攝理朝廷政事,沒有你的同意,他不能輕易舉兵,如今要防的,是他用些卑鄙手段來達到目的。”
楚曄冷笑一聲,“他玩不出什麼花招,事關趙國根基,本王不會輕易讓步。”
慕容賞反而擔心一樣,他道:“但是,今日楚坤在朝堂上提出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雖然他料到有大多臣子反對,但若最後你同意了,其他臣子總縱然反對,也不能作準。所以,楚坤是對著咱們擺明了車馬,要跟咱們較勁了。”
“本王也奇怪,他哪裡來的底氣?竟然沒有事先跟本王說過此事,便在朝堂上提出來了,莫非他是早有準備?不過若他早有準備,今日也不會方寸大失,在朝堂上拂袖而去。”楚曄也覺得奇怪,莫說出戰這樣的大事,就算是各州各府上的奏章,都是他事先過目,再呈給皇帝,而皇帝事無大小,都會問過他以示尊重,雖然這個是迫不得已,但是楚曄是攝政王,也就是說,即便楚坤是親征了,但是大權還是握在楚曄手上。
三人在書房商議了許久,最後達成一致,暫時不要去管這件事情,敵不動,我不動便是。若是皇帝最終一意孤行,楚曄自有辦法對付。
如今慕容賞和楚曄大婚將近,三人談了一下政事,便說回婚事。星兒知道楚曄娶王湘君,不是為了愛情,但是也想知道他心裡真實的想法,所以便留下來聽兩人說話。
不過,最後都是慕容賞在說,他娶到今生想娶的女子,心中自然振奮,忘形之下,竟也不記得楚曄是為了聯姻才娶王湘君,一味地說著婚後要如何如何,楚曄只是淡淡地聽著,不發表任何意見。
星兒不得不打斷慕容賞的話,“將軍大婚,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情。不過我認為,值得慶賀的,是因為將軍娶到心儀女子,當著我這個傷心人的面前,就別賣弄恩愛了。”她是怕楚曄聽了傷感,楚曄深愛龍尹樂,為了她,他放棄了很多東西,雖然如今記憶全無,但那份愛意大概是不能褪減的,她怕慕容賞的話觸動楚曄心底深處那一份被塵封的記憶。只要他記起,他的元神就會歸位,到時候,她們可就真的忙成一團了。
慕容賞瞪大眼睛,有些尷尬地道:“其實我也不是說炫耀,不過說起婚事,就順帶說說罷了,軍師不要難過,像軍師這樣美麗又出色的女子,定有許多男子愛慕,以後也肯定能找到一個比那男人更好的。”
楚曄淡淡地道:“好了,婚事就不再提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吧。”
三人推門出去,卻看到國漢急匆匆地趕來,他臉色凝重地道:“王爺,薛丹書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