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諸位長輩和小姐們,少不了被叨饒的不得安閒。雲賢弟,咱們不若現在就去園子裡透透氣?”
“聽聞你們家的觀景長廊乃是京城一絕,五十步一臺,百步一亭,且還造型各異,十分的有看頭。”
說到這裡,他更是興致盎然的瞧著齊玄輝問道:“對啦,十三弟你上回不是還說,明安侯府這觀景亭上的匾額,都是出自各位書法大家之手筆麼?”
齊玄輝微微的翹了翹唇角,淡淡的說了句:“弟弟上次也是聽龔先生說的。”
齊玄禮這會也不過是要個由頭,見弟弟極有默契的給自己圓了話,樂呵呵的拍手言道:“既是龔先生所言,那定不會有錯,咱們也好去開開眼界了。”
他這說走就走,倒是來去如風,一點都不拖拉。
屋裡的女眷瞧著男客都走完了,都是長出了一口氣,坐的姿勢都輕鬆了好些,開玩笑,這兩位可是真正的龍子龍孫,京城裡最尊貴的存在,誰能等閒視之?
更別提在坐的未婚小姐也有幾位正當妙齡,敢問此情此景下,誰的心裡會沒一點小小的念想?
這皇子們在坐,不免是心中緊張,生怕自己那一點做的不周到,被皇子小覷,丟了顏面,可一見皇子們離去,心中又少不了覺得空落落的,大覺失望。
就在這幾乎沒人出聲的時刻,卻聽曹老侯夫人柔聲問道:“清丫頭,郡王爺剛說的瞭然大師和糕點,又是個什麼典故?還不跟外祖母好好的說道說道?”
崔婉清就知道自家外祖母會有此一問,身姿款款的站起,嫣然巧笑的將當日之事侃侃道來。
曹老侯夫人聽完她的話,知道外孫女兒又是親自祭奠親母,又是為親母點上長明燈祈福,心中說不感慨,怎麼可能?
她心底深處對外孫女的那一點埋怨,也總算是被這一抹孝心,吹的煙消雲散了。
說到底,前些年孩子還小,自家就算去的勤,也只能三日五日的去見一遭,哪裡能夠天天守著?
但是周氏那賤人,可是十二時辰都有機會發作這可憐的孩子的,日日的作踐,恐嚇,可不是把孩子的膽子都要嚇破了?
自己當時怎麼就糊塗了?
說來也是太相信三兒媳婦了,那時候若是讓大兒媳婦過去看看外孫女兒,現在的情形會不會有所改變?自家的外孫女大約也能少受些罪吧?
曹老侯夫人這般一想,心中越發軟的要滴出水來,她對著崔婉清慈愛的笑著招手,“好孩子,快過來外祖母這裡。”
崔婉清管著良王府的後宅十多年,那早就歷練成精了,一個照面就看出來,曹老侯夫人對自己大有不同。
以往老人家對自己也很好,但是難免有些做作的痕跡掠過,可是這會瞧著曹老侯夫人的言行舉止,都是自然而然,一點都沒有刻意的痕跡,應該是發自內心的。
她一邊含笑走向自家外祖母,一邊暗暗猜測道:“這是不是代表著,外祖母已經願意真心的接受我了?看起來,自己去給孃親盡一盡親生女兒的孝心,果然沒有做錯。”
“原來世間人也不都是見錢眼開之輩,還有很多,是靠著情誼和付出才能打動的。”
曹老侯夫人親暱的將崔婉清攬在懷裡,感慨的嗔怪道:“你這孩子,既是要去你孃親墓前,怎地也不提前知會一聲?”
“就算外祖母我年邁不能陪著你,大老遠的折騰一遭,你大舅父公事忙碌抽不出身,可也還有你三舅父呢,他最是個大閒人,有他陪著你去,外祖母也能放心些。”
崔婉清聞言訕訕的笑道:“說起來都是孫女兒身子不爭氣,這都多少年了,也才第一遭自己個走這麼遠,好在孫女兒的病根斷的利索,以後可以經常去看望孃親,下回要是再去,自然會使人來跟您老人家知會一聲的。”
曹老侯夫人連連點頭,一邊錦杌子上坐著的明安侯夫人卻是勸道:“舅母知道你是個孝順孩子,可是墓園那地方,陰氣最重不過,你這般柔弱,還是少去的好,倒不是舅母我攔著不讓你盡孝心,實在是覺著,你還是該好生將養兩年,等身子骨長結實了,再去無妨。”
崔婉清知道這位說的都是好話,站起來躬身聽教,笑著言道:“舅母的話,外甥女兒都記在心間了,只不過這會還有事情要勞煩大舅母。”
她衝著明安侯夫人莞爾一笑,“還請大舅母使人帶外甥女,去外祖母的小廚房,今日清兒帶了幾個新點心方子,倒是得親自給廚娘解說才成。”
曹老侯夫人笑道:“就讓馬媽媽陪著你去,外祖母小廚房專管點心的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