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程峰迴路轉。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在一點一滴中建立起的感情。這種水滴石穿的感情更為細膩,也更為飽滿。
既然是正劇就會按照歷史順序往下發展。雅柔這一個穿越時空的女子是清楚地知道這一切的,而她卻選擇什麼都不做。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守著她的丈夫和孩子,毫無雜念地生活。她無力兒女和丈夫的離去,她知道這一切會像時間流逝一樣很自然地發生。是的,像時間一樣,自然的。當時間遠離,她早已分不清自己的角色,亦或從一開始就沒分清楚。她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孩子的天地,是整個家庭的情感支柱,她只能選擇自己默然承受。雅柔,又有誰會像你一樣,那樣致命運於不顧,隻身和時間爭奪。眼看著他從她生命中漸行漸遠,她也只能抓住最後的幸福。只是雅柔,最後的你又將如何,失去兒女和丈夫的你又會何去何從?你還會不會奠念著回憶,獨自一人承受孤單?
惋惜他們各自的結局,傷情流露;哀嘆他們的無奈,傷情使然;承襲他們的幸福過往,傷情感慨。殤,不是悲哀,不是惜憫,是對他們感情過往的見證和對幸福往事的回味。傷,亦如此。見證其中,心傷油然而生。感謝大大的好文。
讀者評論(3)
評論七:(作者:雲思遙)
一直很想為這個故事寫一段自己的感受,隨著故事臨近結尾,在期待之餘有著不捨,把故事從頭至尾地翻閱,任文中憂傷卻不失溫暖的感覺長久地停留。
看了一些清穿,始終最愛的是十三。不是為他所謂的俠肝義膽,只因為堅信這樣一個至情至性的人有著一顆柔軟的心,在多年浮浮沉沉的政治生涯裡從未被泯滅過。
一直在想,怎樣的女子適合他,能堅定不移地陪伴他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在他被捧至雲霄時能適時提醒,在他憧憬破滅時能軟語相慰。
不僅僅是溫柔的,也不僅僅是聰明的。那需要種智慧,對生活、對婚姻、對變故從容應對,於平淡間尋找快樂,寵辱不驚、雲淡風輕的智慧。
這樣的女子,不需要絕世的才華來點綴,不需要驚世駭俗的行為來引人注目。太過俏皮的性格無法陪伴這樣的男子一同度過那註定陰霾的歲月;太過精細的性格又斷無可能不去計較那十年的辛酸與忐忑;太過的溫柔謹慎又不能用點滴的快樂為那平淡的時光增添幾分亮色。
幸好,有了雅柔,讓這樣的空白有了填充的內容。
起初那是個不起眼的女子,似乎輕易地就接受了這樣一個嫁給十三的命運。很多人不能理解這份接受,可是換言之,不接受又能如何改變?無謂的排斥抗拒不是一個聰明的女子會去做的事情,而雅柔的聰明在於她接受了十三福晉這個身份,卻從沒有強迫自己接受那樣一個丈夫。
在身份無法自由的時候,她為自己的心保留了一份自由作為底線,直到細水常流的感情能最終影響那驕傲霸道的王子,化為繞指柔,化作一份相濡以沫的相守。
誰說她的身上沒有現代穿越女的烙印?誰說她是逆來順受的?她只是聰明地知道什麼是她該維護的,什麼是她該堅守的。一份真心不需要去計較太多的旁支末節,計較了太多,便失了真。
“每日畫畫滿文,畫煩了就拿熹慧給的花樣子繡上兩針,扎疼了手再換到一邊翻翻棋譜。”試問有多少女子能熬過這般無聊孤寂的生活卻毫無怨言,依舊以一顆溫柔包容的心出現在那個男子最需要她的時候?只這一點,便是值得十三傾心相待。
她不是錦上添花的人,她只會適時地出現在十三人生的低谷期。當他為遠嫁的妹妹內疚自責時,堅定地承擔起那兩份無私的關愛,用她的瞭解與憐惜撫平他的瘡痛;當他因為內心對皇位的眷顧而被關養蜂夾道時,又是她義無返顧地和他一起承擔;那十年的流浪本該辛酸,卻也是她用她的機智巧辯讓平凡無奇的生活變做了他們一生裡最溫暖最美好的記憶;當年羹堯兵圍貝子府時又是她鎮定自若、淡定從容的教年羹堯收了唳氣,以她的智慧一力化解了可能有的危機。
這不真真是一個十三福晉的模樣?
只有這樣一個聰慧冷靜又理智溫婉的女子才能讓十三這個天皇貴胄刻在心上,從此風雨同舟,用三百年的光陰等待與守侯。
不濃烈深刻、不百轉千折、不轟轟烈烈,只是一對不平凡的夫妻在三百年前起起落落卻深入骨髓的愛與婚姻。
但這愛,打動了我,也打動了太多太多的人。
評論八:(作者:高臺跳水的飛鼠)
王爾德評價惠特曼說:“惠特曼是一位藝術家就體現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