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秋讓開了座位,自己就坐在一旁的燈下作陪。
才批了幾份奏章,陳名秋又突然抬起頭來,厲聲道:“我告訴你這可不是在幫你,是你打擾到我睡覺了,我是無可奈何才幫你快點了解這些摺子的。我這是為了自己,你可別會錯了意。”
“俺知道俺知道。”過於興奮的軒轅勁有時會不自覺的恢復當年第一次進京時那個鄉巴佬的自稱。
燭光在天色泛白的清晨不斷晃動著,兩個搖曳的身影投射在雪白的牆壁上。軒轅勁專注的望著專心致志的批覆著奏章的陳名秋,偶爾,當對方停下來略加思考時,他便倒上一杯熱茶,送到秋的手邊,幸福的看著他一邊目不轉睛的看著奏章,一邊將茶水送到唇邊。沾染上水色的雙唇在燈下閃爍著珍珠般的光澤,看的軒轅勁不由得轉過頭去,慢慢平復不斷上湧的血氣。
這次救回了秋之後,他再也沒有惘顧他的意志強行佔有過他的身體,又怎能此時一個把持不住,生生破壞了如此融洽溫馨的氣氛呢?
一旁的陳名秋卻已經完全沉浸在國家大事的沉思中,完全沒有注意到軒轅勁這小小的掙扎。此時的景緻,倒像是工作的丈夫和陪在他身邊的痴情的妻子,只是角色,倒錯了。
第二天當軒轅勁得意的把那摞由陳名秋幫忙批覆的奏摺交到陳名夏手中時,對方先是奇怪的看著他,繼而又在認出奏章上那熟悉的筆跡時深深攢起了眉頭。可是抗議的話還沒出口,卻又在讀到批覆的內容時不禁閉上了嘴。不能不承認,教導他讀書的義兄的才華遠在他之上,更非只懂行軍打仗的皇上所能及的。這般睿智的決斷,實在比皇上那猶如小孩子塗鴨般的批覆高明太多了。倘若那個自私的男人果能為百姓出一份力,也未必是件壞事吧……
從這以後,陳名夏便默默承認了由秋代皇上批示奏章的行動。
第十二章
一個雨後的清晨,當遠處隱隱傳來宮牆角樓上的風鈴聲時,幼惜從昨晚狂風暴雨的夢中醒來了。時近初冬,光禿禿的枯枝上已沒有了一片樹葉,落葉的季節遠去了,秋天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了,獨有雨後寒冷的空氣伴著初升的一輪微紅的太陽流動在這個漸漸失去溫度的季節。
當幼惜來到陳名秋的房間為他梳洗時,卻發現已是人去房空。雖然明明知道陳名秋的去處,她還是忍不住開啟了屋角的五斗櫃,收藏在其中的那套茶具果然又不見了。一時間,酸酸的感覺自鼻尖上湧,霎時水氣朦朧了雙眼。
她知道,就像這一個多月來的每一天一樣,秋又去見她了,那個酷似姐姐幼情的女孩!
他愛她嗎?他真的愛她嗎?一個只有一張酷似昔日戀人的容貌的小女孩?
不止一次,幼惜悲傷的目送秋手捧茶具興沖沖離去的背影,任冰冷的淚水盡情劃落雙頰。為什麼秋不明白,他只是在憑藉著對她的溫柔,去消除對姐姐的負疚呢?為什麼他就是不能回頭看看,多年以來守候在他身後的皇上與自己呢?這樣的愛情除了傷害又能有什麼結果?
對於秋和江採月的約會,知曉的人並不只有幼惜一個人,可是沒有人敢在軒轅勁面前提起。和採月見面的這段時間,心情轉好的陳名秋幾乎沒有再和軒轅勁起過沖突,每個夜晚,當他們兩人一個批著奏章,一個幸福的坐在一旁時,遙看著映在窗上的兩人的身影時,幼惜只感覺到窒息般的痛苦。對於秋,那或許只是在他心情不錯時隨手施捨的一點溫情,對於一無所知的皇帝,那卻是多年以來從戀人那裡第一次得到的溫暖。看著渾然不覺的軒轅勁每天樂呵呵的上朝下朝,出出進進,她只能默默為他難過。皇上誤會了,他一點也不明白,秋眼底閃動的熱情不是為他,而他卻還在傻傻的相信秋終於漸漸原諒了他,愛上了他。
為秋痛苦,為秋難過,對於幼惜早已是家常便飯。只有這一次,她真心為皇上不平。
()
也許在秋的心中,弱小的自己只是個卑微的存在,可是愛了他十年,為他痛苦了十年的皇上也一樣無足輕重嗎?他的心,從來只為自己他愛的人而活嗎?而愛他的人就只能任他殘酷的漠視嗎?
為什麼他還不明白,幸福就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一直在等待著他的回眸,而他卻要一次又一次固執的將它遠遠推開?
幼惜擦擦眼淚,推開臨院的窗子,初冬雨後潮溼而又冰冷的空氣頓時湧了進來。有些刺骨的寒風吹過淚痕未乾的臉龐,痛苦的思緒隨著屋內暖暖的空氣一起飄出封閉的屋子,飄散在更廣闊的空間。
如果,如果皇上知道了這一切,又該怎麼辦?
當眼淚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