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沒事找事!”
劉武看著遠處眾人的嬉笑,一時他還真的無法適應。剛剛才經過血與火的洗禮,這些人更是在鬼門關前還走了一遭險些丟了性命,他們怎麼這麼快就完全忘記了。不僅如此,他們竟然還能在死屍遍地,傷員哀嚎的沙場之上嬉笑打罵。
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已經無法用簡單的樂觀主意來形容了,能夠形容他們的,可能也只有後世那種冷漠扭曲的“圍觀精神”了。
經過短暫的打鬧之後,劉武終於從鄧虎的嘴裡知道了這些人的來歷。
他們和劉武一樣,都是來自潁川郡的戎卒,在這個年月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聲可不是說說的。雖然他們曾經生活在豫州和司隸的邊界上,所說的話都是“河南話”,也同樣算是大漢的官方語言,但除了有些級別的官員外,只要走出了周邊的數州之地,根本就沒人能聽懂他們說的是什麼。
更不用說他們這一行人還來到了幾千裡外的雲中了,所謂鄉音難改,同鄉故舊都是一樣的道理。
如此遠的距離,他們還要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上很多年,“同鄉”兩個字自然就把他們聯絡在了一起,他們這一路上早就結成了一個鬆散的組織。
所改變的也只是從開始的五十多人變成了不到二十人,經過戰場的廝殺,他們除了慶幸自己還活著以外,這種殘酷的環境下只會讓他們更加的抱團。
劉武曾經是他們這些人裡的領,他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就是因為他讀過書認識幾個字。這樣的原因讓初來乍到的劉武異常的不解,僅僅只是因為自己讀過書嗎?
他那裡知道這個時代“讀書人”這三個字的威力,在這個君權神授,重諾誠信,人人俠義守信的大漢朝。“士農工商”的社會分級已經深入人心。
在這個時代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讀書識字的權利,讀書是世家大族地主豪強的專利,普通人根本就沒有這個待遇。如果你不經過社會的認可和儒士的同意擅自偷師,那你的下場就是被腰斬棄市。
“士”位於所有階層的最頂端,士的代表人物就是大量的讀書人和官員,只有讀過書的人才能做官,即使你再怎麼聰明過人,如果沒有拜過儒士為師擁有傳承,再加上宗門提攜的話,那你一輩子都只能是默默無聞的農民。
宗門派系之所以會提攜你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從此以後你就會打上這個派系的標籤,如果提攜你的人以後有用得著你的地方,那麼你就必須要全力以赴的完成,並且終生不得背叛,否則就是背信棄義將會遭到世人的唾棄。
這也正是東漢後期靈帝賣官的主要原因,在這個時代所有的權利都掌握在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的手中,任免官員提拔調任皇帝說了都不一定算數,你要是敢強硬插手,那對不起你就是昏君的代名詞了。
汝南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就是這麼來的,當然對於這些劉武雖然曾經在史書上看到過,但他卻從來就沒有親身的體會過。
即使他現在是最為卑賤的戎卒,但只要有機會他就會飛上枝頭成為軍中的吏員,他讀過書那他以後升遷的機會就比其他人多得多,更加重要的是,在他們這些人看來所有的讀書人都是異常聰慧的存在。
只要他們跟著劉武就一定會好處多多,只要有朝一日劉武能上位,透過同鄉的紐帶他們這些人終有一天都會脫離雜兵營這個苦海,這也是他們這些人會選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少年充任頭領的主要原因。
只是後來他們失望了,劉武失足落水之後整個人都變了,他不僅忘記了以前的一切,這兩天更是沉默寡言的不和任何人說話,直到今天他們本來已經死了的心再次活泛了起來。
這些能夠倖存下來不死的人,有大部分都是跟在劉武身邊的那些人,他們本來都在隊伍的前面,現劉武拉著鄧虎放慢腳步退到中軍之後,他們也有樣學樣的跟著,結果就是他們大部分都活著,而那些傻傻的只顧向前衝的愣頭青們都死了,因為劉武的關係他們這支潁川人的隊伍死人是最少的。
現在在他們的眼裡,這個只有十二歲的少年已經有了運籌帷幄的本事,當聽到鄧虎叫劉武主公之後,他們還以為那個陰沉的少年又回來了呢!這才圍了上來要表忠心,很不幸他們表忠心的方式嚴重傷害了鄧虎的感情,不僅沒有討到劉武的好感,現在還被鄧虎每人抽了一個嘴巴再也笑不出來了。
知道原因的劉武在心中一陣的嘆息,這就是後世威風赫赫的大漢朝嗎?怪不得在東漢後期會出現群雄割據的局面,這一切的禍根其實從東漢的開創者劉秀起就埋下了,後世的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