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過來摟了摟我道:“記得你才去乾清宮當值不久時,有一次我聽到你在吟李煜的詞。你說,所謂最錯生在帝王家,李煜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一定會成為一個名動天下的詞人。當時我心裡猶有感嘆,只道你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想來,才覺得那時你早已看的通透。”
我伸手擁住他,輕道:“帝王之家有帝王之家的無奈,這也是你說的,不是嗎?”胤禛緊緊摟了摟我,沒有出聲,我笑推了一下他道:“弘曆的書還沒背完呢,才找到一些做先生的感覺,又被你攪沒了。”他撫過我的眉毛,淺笑著說:“你若是個男子,定能成為朝廷之才,你哥哥比你可差遠了。”
我笑著跳開,強壓住內心一絲惆悵,說道:“王爺這是憐惜人才呢,還是拿我打趣兒?”說罷也不顧他,開啟門喊了一聲:“弘曆!”弘曆應聲而來,我牽過他道:“來,把這些天兒學的都背給你阿瑪聽聽。”
胤禛看我一眼,轉身坐於炕座之上,弘曆上前站好,大聲地背了起來,背完了孔子又背孟子,我端茶給胤禛,他靜靜地聽著,時而看我一眼,待弘曆背完,胤禛開口問道:“背的倒是一字不差,你能理解聖人的意思嗎?”
弘曆看了看我,我衝他點點頭,示意他不要緊張,他開口回道:“回阿瑪,孩兒明白。孟子認為,百姓最重要,社稷是其次,君主則為輕。所以得到百姓的歡心才能做天子,得到天子的歡心只能做諸侯,得到諸侯的歡心只能做大夫。孟子還認為,若君主視臣子如手足,則臣子就會視君主為腹心,若君主視臣子如犬馬,則臣子就會視君主為一般人,若君主視臣子如土芥,則臣子就會視君主為仇人。所以凡事都要以民為本,以仁為本,以德服人。
皇瑪法是古往今來繼堯舜之後最英明神武的聖主,他正是以仁治天下,處處為民生著想,體恤民情,下旨‘永不加賦’,得到臣民愛戴。孩兒要向皇瑪法學習,勵精圖治,讓老祖宗留下的大清江山萬千基業得已永世流傳!”
胤禛略帶震驚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弘曆,我微微笑著向弘曆輕輕頷首,表示他說的很好,胤禛低頭靜思一會兒,抬起頭道:“說的不錯。”說完轉眼盯住了我,我笑道:“下面該練字了,弘曆!”弘曆應了一聲,走到桌前鋪開紙,一筆一劃地寫了起來。
胤禛盯著我看了一會兒,走到桌前看弘曆寫字。我看著他父子二人的背影,那一瞬間忽然有些恍惚,若是不知底細的人看見了,準會為這一幕天倫之樂所動容吧!心頭猛地掠過一絲難受,我搖搖頭,強自壓下了那些不快。
時光飛逝,四季輪轉,轉眼間,一年已經過去。弘曆在院內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雖沒磕破,但卻弄髒了額頭,弄亂了頭髮。我將他領回房內,親自替他擦了擦額頭,解了辮子慢慢地梳著。
我看了看他,輕聲說道:“弘曆過了年就要進宮了。進宮之後,萬萬不可在任何人面前提起我,知道嗎?”弘曆點點頭:“弘曆明白!弘曆不會說的!姑姑,”弘曆扭頭看著我說:“弘曆以後還能再見到姑姑嗎?”
我笑著拍了拍他的腦袋,這一年相處下來,我打心眼裡喜歡上了這個聰明乖巧的孩子,如今就要離開,難免心生不捨,我笑說道:“能的,一定能的。”想了想,我轉身從箱子中將首飾盒拿了出來,取出一根簪子,拿在手上細看了一會兒,把它放在了弘曆手中,對他說道:
“宮裡不比家裡,你皇瑪法雖仁愛慈祥,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你皇瑪法畢竟是天子,所以你萬事都要小心。你不可向任何人提起我,有一個人卻可例外。你拿著這根簪子去找和妃娘娘,她是你皇瑪法身邊最得寵的妃子之一,她看到簪子以後,定會處處都照顧你,呵護你,提點你的。”
弘曆點點頭道:“弘曆記下了!”
我笑了笑,轉身拿了一塊布將簪子包好放入弘曆的懷中收好,這還是多年前我與瓜爾佳剛入宮時她送給我的禮物,這也算是我對她的報答吧!弘曆是未來的皇帝,日後定不會虧待了她。四福晉親自來接走了弘曆,還給我送來了好些禮物,吃的用的穿的,一應俱全,我見推辭不過,也只得讓雪蓮收好。
弘曆一走,心裡難免空出了許多。很簡單地過了一個除夕,依然恢復了以前的日子,無聊的時候,我會在周圍走走,站在山頭看寺廟內往來不絕的香客,一點一點拉長思念。
冬去春來,我院子的裡花開的極豔,我專心伺弄那幾株曇花,它們都已長活,只是不知道何年夏天才能開花。大約是胤禛囑咐過,四福晉再沒來過,只是經常託付太監給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