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比較優秀的技術,給他們提供資金,扶持他們走向資本市場,二三十年之後呢,這些企業都成為了世界高科技產業的巨擘。
提問:創立於1971年的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為美國高科技產業開啟了財富之門。現在,在納斯達克上市的5 500多家公司中,約有近2 000家高科技公司,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也在這裡陸續開啟了融資大門,納斯達克成為了全球支援經濟迅速發展的強大助推器。華爾街對於美國高科技產業的推動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祁斌:1971年的英特爾上市,1980年的蘋果上市,1986年的微軟上市,都帶動了美國計算機產業的快速發展;1986年,微軟公司上市,在第一個交易日,微軟股價便從7美元飆升至28美元,比爾·蓋茨憑藉3�15億美元的淨資產第一次躋身福布斯美國富豪排行榜之列,並連續13年蟬聯首富桂冠,目前身家580億美元,英特爾造就了微軟和蓋茨,但是沒有華爾街就沒有這一切。1990年思科上市,1996年朗訊上市,奠定了美國在通訊產業世界上領先的地位;隨後1996年雅虎、1997年亞馬遜、2004年穀歌,它們的上市,又使得美國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的超級弄潮兒。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高科技產業的迅速崛起,幫助美國企業實現了產業升級,也幫助美國實現了經濟的轉型,也幫助它實現了自戰後30年繁榮之後又繼續發展了30年,也就是說一共有60年的繁榮。
在這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高科技的崛起是依賴於它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資本和科技有效結合,成為了美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的推手,這個模式被廣泛地稱為“矽谷模式”。
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30年中,幾乎所有重要的高科技產業基本上都是從美國興起,而且美國在這些領域中都具有比較領先或者甚至壟斷的地位,就是有賴於它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有一個非常好的發現機制和篩選機制。美國經濟從1951年開始增長,到1975年的時候,突然高科技產業崛起,高科技產業在GDP中的貢獻從零變成了10%左右,它溢位的效應帶動了其他產業,對美國經濟貢獻大致達到30%。所以,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幫助美國實現了產業升級,實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而這個背後的推動力是美國的資本市場。
。 想看書來
資本市場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因(1)
提問: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崛起,背後的推動同樣是資本市場,那麼動因在哪裡?
祁斌:為什麼資本市場會推動社會前進,為什麼資本市場能夠幫助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我們來探討一下背後的動力和動因。以前我講過被稱為華爾街女巫的海蒂·格林,當成千上萬的人像她一樣作為獨立的投資者的時候,社會的資源配置就被最佳化了,企業優勝劣汰,海蒂·格林及和她類似的人就演變成現代投資銀行和現代基金經理,他們變成了真正的專業投資人士。當然現在大家說還有一些非常例外的、非常優秀的個人投資者,比如說大家最熟悉的巴菲特,他也是一位優秀的個人投資者。這些個人投資者在尋求自己利益的同時,客觀上對市場實現了優勝劣汰,最佳化了社會資源的配置,推動了經濟向前發展。
其實,我們從理論上來探討,從亞當·斯密到資本市場,人類實現了一個巨大的飛躍。怎麼去理解這個事情呢?亞當·斯密當時提出來,市場經濟無非就是比較優勢和交換。什麼叫比較優勢和交換呢?比如說我最擅長做鞋,這位同學呢最擅長做襪子,我就每天都做鞋,他應該每天都做襪子,然後我們倆去交換,我們倆都會發展得更好,這個理論上就叫做比較優勢和交換。但是人類發現,這樣的物物交換非常麻煩,有可能今天下雨我沒去,明天颳風他沒來,所以這個交換就不能實現,所以他們要找到共同的一箇中介把它兌換,這就產生了貨幣。但是,貨幣的產生只能使得人類可以定價過去,還不能夠定價未來,證券的出現使得人類也有可能定價未來。大家想一想,資本市場出現以後,人類有哪些經濟元素不能夠在資本市場上被證券化?基本上都可以。
我們都知道公司可以上市變成股票,信用可以上市變成債券,人力資本、個人的潛能可以變成期權,所以呢,資本市場使得人類這些重要的生產元素可以在一個電子平臺上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交換。當然,這個交換並不是完美的,因為市場本身還有很多缺陷,但是如果監管得當,法律比較健全的話,這麼快速的資源配置的場所,長期來看是能夠推動社會前進,推動經濟體的可持續發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