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一夜無眠,本不該想起的事,今夜又全部翻騰起來。可是,他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天夜裡,佛耳峪又發生了一件令人驚駭的事情。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二章
佛耳峪的秋天是最美麗的,滿山遍野的蔥綠,一夜間就變得班駁陸離,令人眼花繚亂。城裡的那些畫家詩人們都被這景色給勾來了,他們住在這裡採風、寫生,從一大早開始,山頭上田梗上都佈滿了人群。支架子畫的,端小本本寫的,滿山走的看的都有,當然,最多的還是端照相機拍的。
從前,佛耳峪人對這山這景彷彿從來都沒找到感覺,從來都沒發現過她的美,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審美疲勞。有些老農還責怪說:“這山溝溝有啥看頭,沒金沒銀的,有空咋不在家哄哄孩子放放豬,閒的。”佛耳峪人雖然沒有發現佛耳峪美在哪裡,怎麼個美法,但是佛耳峪人無論什麼時候在外沒說過自己的村子不美。在大集上,外村的人就問佛耳峪人:“聽說你們佛耳峪的景緻忒好看嗎?”
佛耳峪人回答,帶著驕傲:“可不,賊拉的好呢!”
現在佛耳峪的年輕人讀了書,有了文化,他們像城裡人一樣發現了佛耳峪的美,而且認識得更深,挖掘得更深。李松山、韓香谷等那幫人一邊做活一邊就寫出了許多的詩,單等“山鷹文學社”成立那天一展風采呢。
秦勤是對佛耳峪山水最痴情的年輕人之一。別人是用寫散文、寫詩歌來寄託自己的情懷,秦勤除了寫散文寫詩外,她還畫畫,把自己的詩或別人的詩寫成書法作品,繪成畫,投給報紙或雜誌社,給佛耳峪揚了大名。
最近,秦勤畫了好幾張山水畫和花鳥畫,準備參加嬴州市和漆梁縣舉辦的建國六十週年大展。秦勤給她的畫定名為“佛耳峪之秋”,重要目的之一為的就是宣傳佛耳峪。秦勤畫的第一幅是千重石浪與金燦燦的稻穀;第二幅畫的是畫眉山下的梯田與高粱;第三幅畫的是陸崢嶸家的山寨小院與果園。秦勤畫完了畫,又寫了三首詩,準備題在畫上。她認為,這幾句詩作起來要比畫畫費勁多了。
秦勤的畫都是在宋清宇的石屋裡畫的。畫案、顏料、筆、紙等等都是從家裡新搬來的。宋清宇打心眼裡願意秦勤搬到石屋來畫,可他卻對秦勤說:“多擠,畫得了嗎?”
秦勤說:“願意,就擠你,就看著你。”
宋清宇笑:“我有啥好看的。”
“有,你臉上有山有水,有樹木有鮮花,有……總之,我願意看,有靈感。”
宋清宇閉上眼,倒在炕上,說:“好,那你就看著我的臉畫山畫水畫鮮花吧。”
秦勤放下筆,悄悄地走過去,突然地撲在宋清宇的身上猛親起來。
這是秦勤來此作畫的真正目的。畫了一組畫,他們卻演繹了好幾次這樣的熱烈場面。一次,宋清宇還跟秦勤建議,讓她學人物畫,就畫他們倆,他說這個主題一輩子她都畫不完。秦勤說:“好主意,體會深刻,一定能畫好。”
秦勤把畫掛在宋清宇的石屋裡,供大家欣賞,當然,這三幅畫已是經過了很多的法眼,也可以說經過千錘百煉了,現在陸崢嶸他們已無可挑剔。
三幅畫大家評定,數千重石浪與稻穀最美,說這幅畫很有精氣神,是很寫實的那種。畫面上只有三層石浪,石稜上有幾束金燦燦的水稻已經成熟,水稻上還有一隻綠螞蚱。第三幅畫,山寨與果實畫得很有現代感,畫得就跟孩子信手塗鴉一樣,拙笨,走形,果不像果,樹不像樹。問題出在了第二幅畫的高粱地上。秦勤沒有畫山,也沒畫梯田,整個斗方上全是高粱,齊唰唰的,是她理想的高粱地。大家都批評她,可是秦勤卻說,這叫創作,是藝術,她不是照相機,照搬生活。一句話把大家都噎回去了。陸崢嶸不服,他出一個歪點子,讓秦勤在那高粱地裡畫一個坦胸*的少女,這叫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取名就叫“憩”。
大家狂笑。
不料,秦勤卻覺得陸崢嶸這建議不壞,第二天早晨那畫上真的長出了一個裸女。少女半躺半臥,身體雪白,*挺拔,*有佳,一隻鮮花叨在嘴裡,兩顆明眸直視前方,並露出蒙娜麗莎那樣的微笑。一言以蔽之:“性感”。
小石屋裡熱鬧起來,無論男女,無論老少,他們都來看畫,當然,他們都是來看叫“憩”的那幅畫,或者直接說,他們都是來看那裸女的。
蔣學仁評論說:“忒場�祝�篩�鴝���廊四兀 �
賈德正評論說:“太美了,給人享受。不能叫‘憩’,就叫佛耳峪之秋,只有這樣佛耳峪才能出大名,佛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