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也就用個兩三百年!(第1/2 頁)
第288章也就用個兩三百年!
“眼下的確能給你,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保證你能拿到。”
沈心嘿嘿一笑,“我說的東西不是別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儲量特比大的,鐵礦!”
鐵礦?
噝?
聽到沈心的話之後,嬴政終於反應過來,原來沈心說的是這個?!
“原來先生是這個意思?”
嬴政啞然失笑,這隻要有鐵礦,的確就能夠源源不斷地造出秦半兩來。
畢竟,秦半兩,那都是鐵來造出來的。
在古代,鐵器被廣泛的使用是在戰國的後期,往前更早乃是銅器。
不過,銅器也不多,鐵器,也更少,所以,很多的國家,士兵手裡的武器,那都是缺斤短兩,很不成樣子。
像大秦這樣擁有幾十萬大軍的,若想要士兵在前線殺敵勇猛,戰力強大,那必須要給他們很強勢的武器。
所以為了能夠讓前線計程車兵打起仗來更舒服,那麼後方的老秦人,必須得勒緊褲腰帶,供應前線的將士。
除了供應糧食之外,還要把家裡,只要能拿的出的鐵器,都捐獻出去,給士兵帶來更趁手的兵刃!
就算是大秦統一了六國,鐵礦的產量依舊不高,鐵的儲量依舊不多,
所以,與此相對應的,秦半兩的製造量發行量當然也並不太多。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貨幣不能過多,否則也可能會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
若是全天下都是錢了,東西還依舊是那麼些,那東西的價格自然是貴,這就叫通貨膨脹。
在古代,每一次通貨膨脹都是發生在亂世之前,或者亂世之中給老百姓帶來的苦難也並不小。
不過,沈心作出這一舉動,給二十萬大軍發錢,卻也並不會,造成特別惡劣的影響。
因為首先這筆錢不算特別多,新的物產馬上就要被創造出來了,提前發售一些貨幣,肯定能夠更加順暢的刺激市場,促進消費。
比如,他的紙張,就是一種新興的產品,量大十足,而且用於創造的原料,
是大多數時候並不太被常用的樹皮,麥秸,這些並不佔用社會的多少資源。
既然新的商品已經被創造出來,那麼依靠原先那些錢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這時候需要注入更多的錢幣利於商品的通行和新的市場的流通。
沈心當初的考量,也有這其中的一些因素。
“哦……”
嬴政說著,恍然大悟道,“先生之前在桂林郡的時候發掘了不少的鐵礦,
也打造了不少的神兵,形成的意思是要把那幾個鐵礦,大肆開採,用作朝廷鑄錢?”
“那些只是一部分……”
沈心聽了笑了笑說道,“而且距離又特別遠,這一路運過來不知道要損耗多少。
再加上我們在當地也用了不少了,儲量的話估計也有限……”
“那,先生是要,在別的地方再找幾個鐵礦?”
聽到沈心的話之後,嬴政頓時眼前一亮,“什麼地方有?距離咸陽,有多遠的距離?”
“不過100裡。”
什麼?
百里?
那豈不就在咸陽周邊,自己眼下?
聽到這個訊息,嬴政頓時一愣,“哪個方位?有多少儲量?”
“咸陽往西南走100裡,就可到達。”
“在咸陽的西南,過100裡?”
嬴政聽罷,詫異道,“朕竟然不知,那地方有多少儲量?”
距離咸陽那麼近,想必儲量,應該不多吧?
“儲量嘛……”
沈心笑了笑,問道,“那老趙我問你一聲,現在當下大秦一年的鐵礦產量有多少?“
“一年?”
嬴政聽到沈心所問,微微一愣之後,繼而笑道,“先生還要考我一場?
呵呵,朕身為大秦的皇帝,對於大秦的鋼鐵產量自然知曉的很!我大秦,一年能冶煉出的鐵,可在兩萬石!”
秦朝的計量單位,嚴格意義上講,應該算是,體積單位。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制度後,形成了石、鈞、斤、兩、銖的重量單位體系。
其中石等於4鈞;1鈞等於30斤;1斤等於16兩;1兩等於24銖。
但是秦朝的一斤,比起現在的一斤又有些欠缺,所以一石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