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認這個世界願意給我們很多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不僅僅是害怕失敗,我們是被成功的可能性嚇壞了。說來奇怪,總有些人不願意放棄那些長期以來一直佔據我們生活很大部分的消極信念。為了得到一個更積極的世界觀,我們得改掉類似批評成功人士、抱怨自己糟糕的境況和嫉妒有才華的人這樣的行為。我們知道停留在一個熟悉的、消極的安樂窩中,要比踏入一個陌生和積極的領域要容易得多。
這個世界給予我們很多東西——不是放在銀盤之上,而是置於機會之中。不幸的是,有些人總對朝自己走過來的機會視而不見。要利用這些機會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就一定要相信這些是我們應得的,一定要培養我們的自我價值,一定要意識到自己具有那些能從生活中獲得比現在更多東西的才華和創造力。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你不是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總能得到該得到的東西(2)
更進一步發揮我們的潛能,是抓住生活中更多機會的關鍵。那些真正飽受不幸的童年、壞運氣、病痛、貧困和缺乏正規教育之苦的人,都已經變得非常成功了。然而那些一帆風順、家境羨人、童年幸福、教育良好、財力充足和身體健康的人,卻令人難以置信地把他們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不幸的是,心理學家指出大部分人根本談不上啟動了他們的全部潛能。實際上,大部分人甚至不瞭解自己的潛能。這勢必會妨礙我們從生活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這個方面,我知道自己作為一個作家的侷限性。我的寫作能力永遠都不能與肖伯納或者其他任何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相提並論。事實上,如果把諾貝爾文學獎發給我,一定會在世界文學界引發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爭論。
另一方面,我不會讓這些侷限性阻止我去寫一些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書。儘管我大學一年級的英語課曾經連續三次不及格,但我知道自己作為作家的成就會高於那些能力比我高出三倍的數百萬其他人。我知道大部分想從事寫作又極富天分的人,都太害怕失敗,或者被生活中的各種浮華干擾過多以至於無法嘗試著去寫一本書。
和很多人一樣,對於一本登上了《紐約時報》排行榜的暢銷書,你可能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我其實能寫一本比這強的書。”是的,你也許原本能做得到。但為什麼不寫呢?對於別人的成就,對於那些你原本也有能力做到或者能做得更好的事情,也是同樣的道理。尤其是如果你一直都想在那個特定的領域有所成就的話,那麼退縮和空談只會讓你發揮不出自己應有的價值。
其實,得到更多我們想要的東西並非總是那麼困難。這與成為一個鳳毛麟角的人或長時間辛苦工作沒什麼太大關係。相反,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何能有效和高效率地運用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儘可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賦、技能和其他的可用資源。
什麼是你擅長的事情?什麼是你“能”擅長的事情?你可能擅長與人交往或處理數字;也可能是一個具有創造性、藝術性和很強組織能力的人,或者是一個好的領導者或者一個了不起的驅動者。無論你的能力和潛力是什麼,你都要好好地加以利用來賺取更多的金錢和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儘管很多人都太缺乏驅動力,以至於不能有創意地、更好地運用他們的天賦、技巧和資源,但也有例外。這些例外的人群,能從生活中得到他們想要的很多東西,包括滿足和快樂。而其他人與此同時正患著高血壓,在一份糟糕的工作中停滯不前,並且一直生活在失敗者村落的垃圾堆裡。待坐著等待這個世界用財富、成功和快樂來淹沒自己的人,通常只為空虛和沮喪所糾纏。
選擇成為前一種人,你就會讓我們之中的後一種人活得更加輕鬆。我們不介意少一些競爭。如果你不想要生活中你本應得到的那些更好的東西,那麼,我們這一群懶惰的成功者就會很高興地把它們新增到自己的份額中。關於這個問題,亞伯拉罕?林肯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事情會在那些等待的人身上發生,但那只是一些被主動出擊的人所拋棄的事情。”
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但不要讓這一點妨礙你去得到你有能力得到的很多東西。
無論你的渴望和侷限性是什麼,你可以得到的東西要比你以為自己能得到的多得多。
你一定要具有高度的創造性,而且工作量要保持在至少適中的程度上,這樣才能得到它們。
● 上帝會給每隻小鳥一隻屬於它自己的小蟲,但他不會把小蟲直接拋進鳥巢裡。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