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九九天子,全軍北進(第2/4 頁)
寫也沒事,可以畫圖傳達,或者扯著喉嚨口口相傳,也能行。
還有,控制糧食、食鹽,不許私人買賣,全由官府買入,再按人口分配。
每個人每個月發幾張小紙片,固定多少口糧,你就算是家裡藏著金山銀海,也不能多買一斤粗糧。
這一招出來,簡直沒把一些大戶人家給逼死。
他們從出生開始,就是身穿綾羅,朱門肉臭,幾時能過這般窘迫的日子?
於是,全國各府各縣,又掀起一番轟轟烈烈的反叛行動。
這一次,卻是沒有多少人參於了。
鳳元圖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些不解,到後來,才琢磨出味道來。
陳平這一招統購統銷,按人頭分配口糧的方略,在某些人看來,實在是歹毒至極,但是,在那如同大海汪洋般的百姓看來,卻是活命之恩。
大離末年,天災頻繁,什麼雪災、旱災,蝗蟲、洪澇,山崩,地裂……
一出現就是波及數州之地,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
而且,這種災害近些年來變得越來越密集,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把大離天下的氣運,硬生生給耗得差不多了。
糧食,不是沒有。
前些年風調雨順的時候,天下糧倉,以及富商大戶手裡,還是有著足夠賑災的糧食,真的平攤下去,讓天下人全都吃飽,可能是有些艱難,但是,要養活他們,就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
自古善財難捨……
趁著大災之年,大發橫財的所在多有,那些捐出身家,救濟天下的,就如同鳳毛麟角了,一個都很難見著。
拔一毛而利天下,我不為也。
大抵都是這麼個想法。
因此,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前者是真的會死。
後者是高興得要死。
這麼一個情況下,陳平發現了自家新朝,氣運匯聚的速度,其實也不算快,細細思索之下,很快就明白了。
“這是因為戰爭平息得太快,滅國一戰,直接斬敵首腦,士卒百姓,根本就沒有損耗太多。”
“從人口方面來說,最大的挽救了百姓生命,但是,從一個王朝的角度來看,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
他上輩子接受了許多資訊,當時腦瓜子也不太靈便,有些事情不會細想。
現如今修練有成。
有些知識,自然而然的,突然就明白了其中真意。
為什麼每一個王朝,改朝換代之後,都立即會迎來盛世。
為什麼,過了幾百年之後,這天下,又會亂成一鍋粥。
從本質上來看,其實就是生產力跟不上。
養不起這麼多人了。
表現出來的就是土地兼併,弱肉強食,貪腐橫行,貧富差距過大。
就如唐文正所言。
人性貴私。
人的本性裡面,就是有著想過好日子的想法的。也就是追求幸福的想法。
無論貧賤還是富貴,全都如此。
那麼。
什麼是好日子,甚至,什麼是幸福。
其實是比出來的。
我能吃肉,你只能吃糠,我比你幸福。
我一萬一個月,你三千一個月,我比你幸福。
我上廁所有紙,你沒紙,我比你幸福。
我躺著享受,你辛勞如牛馬,日日不得停歇,我比你幸福。
這就是一般人眼裡的好日子。
當然,也有人不是這麼想,不會去攀比,但是,就算有這種人,除非是已經被生活磨滅了熱情,出於無奈,那就是百萬中無一,是聖人,是天生道德君子。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失了制度的約束,讓每個人都放出心中的野獸,自然而然,這天下就崩了。
“本質上是生產力的不足,不能讓所有人都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尤其是在大災之年,更是如此。人心慾望無盡,個個都想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那麼,就只能壓榨別人,管他人去死?”
因此,陳平深刻的明白,因為自己的原故,這場改朝換代保留的人口元氣實在是太多了,損傷的國家運氣,也就足夠多。
養不活這麼多人了啊,怎麼辦?
按人道觀念來講,就是讓大部分人去死,保留小部分人,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好起來。
這就是歷朝歷代開國必盛世的真實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