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是有時限的,那些難民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加上宋銘承在老家也是經常幹農活的,力氣不差。沒兩下那男的就被他推下了馬車,還有一個男人見宋銘承身旁放了一個開著口子的木箱子,想伸手。
宋銘承見他竟然向他死命護著的書起意,心裡恨極,和他撕打起來,每一拳每一抓都下了狠勁,沒一會也被他揣一腳,翻下車。
在馬兒的驚叫狂奔中,劉老漢帶著兩個書生遠遠地逃去。
待到了安全地帶,馬車才徐徐停了下來。周墩遲仍在那叨唸他的書和他的盤纏,看他的表情像悔得腸子都青了。
可以說,在剛才的搏鬥中,除了宋銘承護著的那箱書,幾乎全部的家當都被一掃而光。
“別唸了!要不是你爛好心我們也不會落到如此地步!這下好了,你滿意了?”宋銘承大聲吼道,他很生氣很心煩!一百多兩的盤纏全放在衣服裡面,那包衣服是和姓周的放在一塊兒的,甫一開始就被難民掃下了地,當時他恨不得跳下車去撿,可惜馬車後面還追著七八個漢子。單打獨鬥,他不怕,但他還沒盲目到以為僅憑著自己一人之力便能放倒十個漢子!儘管他們枯瘦如柴!
“對不起,我不知道會這樣。”周墩厚呆呆地道。若是,若是早知道,他一定不會爛好心地將食物拿出來的,他只是想幫幫那位老婦人而已,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發洩過後,宋銘承一拳狠狠地打在樹上。
劉老漢仍舊坐在馬車上,嘆了口氣,“人性啊。”聲音裡充滿了蕭索的意味。
良久,劉老漢才開口打破了平靜,“走吧,老漢把你們拉到鎮上,俺就回老家咯,你們自己找馬車上京吧。宋相公,別怪老漢現實,實在是。。。”
宋銘承看了劉老漢一眼,沉默地點了點頭。至少人家還肯拉你到鎮上,沒把你扔在荒郊野外不是嗎?
“你們只給了去京城的路費,老漢也不佔你們的便宜,剩下的錢就抵了這馬車的車廂修理費吧。”
周墩遲呆呆的,顯然不能適應這種轉變,他口一張,一些聖人云的大道理就要出口。被宋銘承橫了一眼,張了張嘴,什麼也沒說。
“走吧走吧,天色晚了,趕緊到鎮上。”
宋銘承坐在前後透風的馬車裡,閉上眼養神,對對面冷得直打顫的周墩遲視而不見。他捏了捏衣角才覺得略為心安,心裡嘆了口氣,好在還有這個,多虧了二哥二嫂了!書沒有丟,恩師寫的推薦信也還在。
“宋相公,咱們再會!”劉老漢朝他拱了拱手,便駕著馬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周墩厚呆呆傻傻地看著,無措地問,“宋兄,這。。。”
宋銘承見他那個樣子,一陣頭疼,自己當初怎麼頭腦發熱和他一起結伴而行了呢?一百多兩銀子,即便是做官,也是一年的奉碌了。說沒就沒了,若說不惱恨他,那是假話。
宋銘承不理會他,摸了摸口袋裡還有十來文錢,那是在上個鎮補給乾糧時隨時塞進口袋裡的。背起書箱,慢慢朝一家看著不怎麼樣的客棧走去。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小二不甚熱絡地招呼。
“住店。”
“咱們這上房是五十文一間。”
五十文?宋銘承不動聲色地問,“通鋪呢?”
“通鋪便宜,五文錢一人。”
宋銘承掏出銅板,見周墩厚一人打著冷顫可憐兮兮地看著他。他默默地掏出十枚銅板後,又扔給小二四枚,“來四個饅頭。”饅頭份量足,不容易餓。
作者有話要說:此章特意說明一下宋老三那邊的情形,下面主要就寫羅雲初這邊了。
“姐,你家種了多少畝地的棉花呀,咋會那麼多?”他進了大廳隨便瞧了瞧,少說也有二三十畝地才種得出這麼多的棉花吧。但姐夫家的地沒那麼多的,莫不是租別人的來種了?可是,這樣不划算。
羅雲初笑笑,也不瞞他,把他們種植棉花的經過簡略地說了一下。若說在這裡,除了二郎和飯糰湯圓等,她最信任的恐怕就是這個弟弟了。
羅德聽了,吃驚地看著她,“還有這樣的說法?”
“對呀,天工造物那本書說的,當時我也不怎麼敢信,還是你姐夫咬咬牙,種了十畝地呢。”
羅德感嘆了一聲,“還是姐夫夠魄力啊,可惜了那本書,裡面指不定還有其他的好點子呢。”
羅雲初看著他一臉惋惜的樣子,暗笑。
80 棉被買賣
“媳婦,家裡現在有多少床棉被了?李記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