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修行見聞》(第2/3 頁)
都在研究這本手記,期間還配合著蒙學讀本,學記大寧文字。
這本冊子的作者,不是被他打死的邪修謝圖印,而是個名叫“林有之”的道士,封面和側面有血液乾涸後留下的痕跡,所以這本手記是怎麼到謝圖印手上,很值得推敲。
林道士沒有過多介紹自己,只在開篇時提及,自己是一隱修門派的弟子,於西北遊歷,記山川河道,見萬千氣相,於修行多有體悟,於是將心得和見聞,記在這本手記上。
陳淵看的主要是修行部分,內容不多,但簡明扼要,將武道九重、先天和大宗師都講清楚了,更談了道術隱秘。
按著他自《修行見聞》上所得資訊,這個世界的氣血九重,目標是開啟下腹精藏,確實能和煉己築基對應上。
所以陳淵的關注重點,主要在九重之後的部分,也就是……
“一入先天,精元如天。”
按書上所言,武者想要踏足先天極難,哪怕是經歷過雷劫的九重武者,真正能夠把握住精元玄妙,打破桎梏,踏足先天的,也是百裡挑一。
但即便踏足先天,和洞虛界的煉精修士也有區別——
“在洞虛界,煉精修士要凝練五臟與十二竅,這裡的先天武者則是養五臟而凝九竅,少了三竅,即便煉精圓滿,也無十象之力,多數只有七象、八象的格局,甚至因功法不純,氣力還要更低,不過,大體上,先天武者可以對應煉精修士。”
先天武者之後,就是“先天大宗師”。
陳淵也是不止一次聽到別人提及大宗師了。
而書上的部分,林道士用了很多“據說”、“聽聞”、“傳言”等字眼,混不似先天部分描述的細緻,可見作者本身並非大宗師,只是將道聽途說所得總結起來。
但對陳淵來說,這就足夠了。
“這上面寫道,大宗師天人合一,能氣動山河,壽元悠長,這和化氣修士開啟丹田氣藏,演化氣海,內煉真氣的情況相似,而且化氣修士有靈覺感應,能外放真氣,撬動外界元氣,從而術法威力大增,倒也能對應氣動山河。”
大宗師,就是對應洞虛界的化氣修士。
先天武者與大宗師一起,就是完整的煉精化氣。
至於是否也有細微差別,就無法從《修行見聞》上找到答案了。
不過,真正讓陳淵意外的是,林有之在這後面又寫道:“大宗師並非武道終點,在三四百年前的修行盛世,有更為高深的境界,一旦突破桎梏,能超脫肉身,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威能,甚至打破虛空,白日飛昇!”
“打破虛空,白日飛昇?”
陳淵眼神微變。
什麼境界啊,也和我一樣想要飛昇?
“我歷經煉己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幾百年蘊養,才想著煉虛合道,但按這手記所言,這個世界的人突破煉精化氣後,就有飛昇途徑?飛的什麼升?升去何處?合道了嗎?”
他就是為了追求合道飛昇,劫下成灰,這才有瞭如今的故事,多少有點……破防了。
“在洞虛界,煉氣修士採五氣,補命格,凝練和積蓄真元,最終成就無漏金丹,然後丹氣衝頂,開啟百匯神藏,開啟泥丸宮,開始化神。”
“化神修士,則是參悟濛濛神藏,凝聚識神後,才有神念滋生,亦有神魂之根,能施展術法,能神遊物外,最終的目標,是神念衍永珍,煉出本命靈光。”
“可無論煉氣也好,化神也罷,整個煉氣化神之境哪有和打破虛空、白日飛昇沾邊的?”
自打從谷底脫身,陳淵就察覺這個世界有頗多詭異之處,但直到這一刻,才察覺到了一點斧鑿痕跡。
不過,林有之終究是道聽途說,提了一句,就沒了下文,陳淵就算想搞清楚,也是有力沒處使,只能將注意力轉移到手記的後半部分——
這部分涉及的,是道術與一種《古文觀想法》。
陳淵一直奇怪,為何清靈老道師徒、丘境之、智光僧,乃至許多妖類,明明沒有煉氣化神,就能施展神念,顯化人形,驅動符籙、道術?
但書上的答案讓他大失所望。
“沒什麼詭異異變、特殊祭法,又或者神祇衍生之類的……”
按林有之的說法,所謂道術,惟有靈脈者方可施展,而靈脈先天註定,有脈者生來便有,能滋生神念,無脈者懵懂一生,仙門無緣。
至於那篇觀想法,內容稀疏平常,無非是透過閱讀文章,收斂思緒,觀想文中景象,凝練識神神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