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刀,非常喜歡,就收了回來。”
“十年前?您爺爺收這把刀的時候花了多少錢?”陶寶寶問道。
“聽我爺爺說大概兩三千塊錢。”
“古代兵器屬於冷門,十年前的花兩三千塊錢收這把官刀可不是個小數目了。不過,施琅將軍可是位名人,又是康熙皇帝御賜,如果是真的話,這柄刀的價值不菲呀,起碼遠遠超過兩三千這個價格的。”陶寶寶笑著說道。
“我記得兩年前,有一屆拍賣會曾經拍賣過一柄雍正時期的官刀。”白君山介面道。他知道陶寶寶的閱歷終究有限,雖然鑑定水平很高,但是對於古玩的價格把握卻不準,更何況這還是極其冷門的兵器類,
所以這才補充說道:“當時的拍賣價是十多萬。如果是康熙的,這把刀的價值就更高了,起碼在二十五萬以上。”
“不過……”石先生還沒來得及開心,卻又聽陶寶寶說道:“到底是不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寶刀,我們可以來看一看。這柄刀是用精鋼鍛造而成,所謂精鋼就是經過多次打造而成的鋼,因為雜質比較少,所以非常鋒利、柔韌,不易折斷。”
陶寶寶的話一出口,石先生喜形於色,這就相當於承認這把刀是對的了。
“而且採用了鏨刻和鎏金的工藝,顯得雍容而華貴,確實是宮廷的物件。”陶寶寶又補充道。
“謝謝專家,謝謝專家!”石先生不住的道謝:“還請專家給估個價吧。”
。。。
 ;。。。 ; ;
第333章 上半場結束
陶寶寶卻微微一笑說道:“石先生您先別急,這東西雖然是對的,而且也是清宮中的,但是卻不是康熙的。”
陶寶寶的話頓時引來了一陣疑惑,這把刀沒有款識和文字,又怎麼能判斷不是康熙時期的呢?
賈似道也是一臉的質詢。剛剛白君山為了緩和他和陶寶寶兩人的關係,又把官刀分別給賈似道和司馬茹看了一下。
司馬茹專精寶石,對於刀劍並不瞭解,因此只是略微看一看便放下了。
而賈似道自認為還是比較精通的,但是他看了好一會都沒有看出任何頭緒來,如果是他鑑定的話,多半會採信藏寶人的觀點,借坡下驢說這把刀就是康熙時期的。
自己都沒有看出的東西,這陶寶寶是怎麼看出來的?
賈似道不相信更不想承認陶寶寶的鑑定水平還在他之上。
陶寶寶求證的和白君山白老師對視了一眼,白老師緩緩的點了點頭。
陶寶寶這才說道:“這把官刀上的有兩個龍頭,我們知道,康熙時候的龍以威猛著稱,龍頭比明代要長,但是我們看這兩條龍,龍頭比較圓,在威猛上就差了一些。我們再來看看鎏金,這種黃顯得不夠亮,純度不高,再加上鯊魚皮的刀鞘樣式也不對,所以這把官刀不到康熙,應該屬於雍正、乾隆時期的。嗯,總的來說,也很不錯了。”
雖然陶寶寶斷言這柄刀並非康熙時期的,但是有理有據,所以藏寶人也非常的信服。
而經歷過這兩件藏品的鑑定之後,陶寶寶的鑑定水平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如果說在場唯一一個不爽的,恐怕只有一心想讓陶寶寶出醜的賈似道賈老師了。
雖然賈似道對陶寶寶很不爽,但是收藏天下節目還算是順利的進行著。
鑑定了二十件左右藏品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現場導演示意蘇曉曉宣佈休息二十分鐘。
讓幾位專家趁機喝一些水,解決一下個人的問題。
二十件藏品中,數量最大的不是雜項,反倒是瓷器,足足有8件,佔到將近一半的數量,因此最累的倒是白君山。
其次就是玉石了,也有六件,可見民間收藏最多的還是瓷器和玉石這兩類。
接下來就是陶寶寶的雜項鑑定了,有四件藏品。
最閒的反倒是賈似道了,竟然只有兩件書畫作品給他鑑定。
這就讓賈似道不高興了,他覺得沒機會展示自己的鑑定能力,因此在鑑定的時候大談特談,不單談鑑定的書畫,包括書畫的作者、背景、筆法等等都要介紹一番,以此顯示自己的博聞強識。
甚至他還會把作者同時代的畫家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這樣節目的錄製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就連主持人蘇曉曉也不得不三番兩次的打斷賈似道的廢話。
休息的時候,
白君山白老師走到陶寶寶的面前,由衷的說道:“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