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部分(第4/4 頁)
平沙無垠的騰格里,
黃花綠草的金銀灘…
山,有賀蘭的敦厚,
崑崙的雄渾,
祁連的綿延…
水,有青海的浩淼,
()好看的txt電子書
黃河的湍急,
塔里木的舒緩…
那,就是我心繫魂牽的中國大西北,
那,就是曾養我育我的故土和家園。
氣勢如虹的安塞腰鼓,
擊打出漢子們的剽悍豪邁,
餘音嫋嫋的臨夏花兒,
抒發出婆姨家的悱惻纏綿…
渭水邊農家迎春的社火,
娃們隨著隊伍快樂地奔跑,
坎兒井旁歡快的熱瓦普,
姑娘小夥子對舞飛旋。
蒼涼悲壯的梆子秦腔,
道出了八百里秦川千年的風霜。
不錯,這短短的西北小調,的確道出了八百里秦川千年的風霜,西北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源泉,不論是做為母親河的黃河還是長江,它們的源頭都在這西北之地。
()免費電子書下載
在抗日時期蔣老頭曾經這樣地說大西北
以為西北地區作為長期抗戰之後方根據地,西北是復興民族的精神源泉,西北是建國的根據地
明確指出西北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以此維護民族的自尊;鼓勵國人從西北輝煌的歷史中恢復起民族的自信;以祭奠黃帝陵來增強民族的凝聚力;達到團結各民族各階級共禦外侮的目的;第四;指出開發西北是激發西北民眾精神力量的主要手段。
九一八〃事變之後;國人痛感東北之淪喪與民族之危機;開始關注西北地區。國民政府曾設想依靠西北為長期抗戰的後方根據地;並以開發西北相號召;希望促進西北經濟的發展;以增強抗戰的力量;西北地區工業化的問題隨之提出。時人對西北地區的工業化問題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其中許多真知灼見在今天看來仍不無啟發意義。
在抗戰前後的民族危機關頭,蔣老頭立足於西北是民族發源地和國防重地的優勢特點,抓住了復興民族和建設後方根據地這一關鍵問題,先後以西北為長期抵抗之後方根據地、復興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建國的根據地相號召,反映了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