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部分(第4/4 頁)
'sddzs。com]又見吳宛凝(6)
更新'sddzs。com]:2011…8…2710:54:58本章字數:3296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節又見吳宛凝
一日,碧螺為尋覓草藥,來到阿祥與惡龍交戰的流血處,猛可發現生出了一株小茶樹,枝葉繁茂。為紀念阿祥大戰惡龍的功績,碧螺便將這株小茶樹移植於洞庭山上並加以精心護理。在清明剛過,那株茶樹便吐出了鮮嫩的芽葉,而阿祥的身體卻日漸衰弱,湯藥不進。碧螺在萬分焦慮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鮮血育成的茶樹,於是她跑上山去,以口銜茶芽,泡成了翠綠清香的茶湯,雙手捧給阿祥飲嘗,阿祥飲後,精神頓爽。碧螺從阿祥那則毅而蒼白的臉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欣慰。當阿祥問及是從哪裡採來的“仙茗”時,碧螺將實情告訴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裡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生活。於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將那飽含晶瑩露珠的新茶芽以口銜回,揉搓焙乾,泡成香茶,以飲阿祥。阿祥的身體漸漸復原了;可是碧螺卻因天天銜茶,以至情相報阿祥,漸漸失去了原氣,終於憔悴而死。
阿祥萬沒想到,自己得救了,卻失去了美麗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絕,遂與眾鄉鄰將碧螺共葬於洞庭山上的茶樹之下,為告慰碧螺的芳魂,於是就把這株奇異的茶樹稱之為碧螺茶。後人每逢春時採自碧螺茶樹上的芽葉而製成的茶葉,其條索纖秀彎曲似螺,色澤嫩綠隱翠,清香幽雅,湯色清澈碧綠;洞庭太湖雖歷經滄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卻仍是獨具幽香妙韻永惠人間的。這雖然是神話,卻可見其茶的蘊涵。
而碧嫘春的真正出現是據《爾雅》記載“今茶字古作荼……椒、蜀人作茶,吳人作茗。吳人以其葉為茗,是皆以茗與茶異。”說明在公元前2世紀以前的秦漢時期,吳就有茶的記載。
洞庭東、西山,是茶聖陸羽多次考察過的地方,詩僧皎然有一次拜訪陸羽時,適逢其去東西山而不遇,留下了處士羽》詩一首:“太湖東西路,吳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見,歸鴻自翩翩。何山嘗春茗?何處弄春泉?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洞庭東、西山也是唐代詩人皮日休(834883年)和陸龜蒙(?—約881年)(人稱皮陸)經常唱和的地方。皮日休在《崦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