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年。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六十年的迴環(4)
哈定之後,繼任者繼續推行共和黨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國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進入極度繁榮時期和金融大投機的時期。美國經濟也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不料,樂極生悲,1929年,身為共和黨人的胡佛剛剛入主白宮,便遇到了美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整整80年後的2009年,以武力傲視世界的又一位共和黨總統小布什在他即將離任時再一次遇到了美國有史以來嚴重的金融危機)。
美國的第三個六十年以經濟危機開始又以經濟危機結束。
美國的第三個60年開始於1933年的羅斯福新政,到1993年克林頓上臺前已是危機四伏。1992年大選來臨之前,美國失業人數達到1982年經濟衰退以來的最高水平,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跌至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低水平,工人薪水停滯,中產階級收入下降,貧困人口創1964年以來新高,30多個州財政嚴重困難。贏得海灣戰爭的老布什的選民支援率在大選前夕卻降到了半個世紀以來歷屆總統的最低點——只有29%。
1992年10月,美國媒體的社論指出:“這個國家正漫無目的地漂流,疲憊不堪;它需要重新輸入能量,需要指明嶄新的方向。比爾?克林頓是唯一有機會做到這一點的候選人。”
克林頓確實做到了,他上臺後集中精力振興經濟、推動科技進步,最佳化產業結構,創造了美國經濟史上歷時最長久的低通脹、低失業的高速增長的繁榮時期。但這一繁榮曇花一現,小布什接手不到8年,美國經濟再度低迷,金融危機呼嘯而至。這一切表明,美國經濟發展中的頑症並沒有解決。
2008年10月,和16年前一樣,贏得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勝利的小布什,其民意支援率在大選前比他的父親老布什降得更低——只有26%。
2008年年末,也像16年前那樣,美國媒體再次發表評價:“這個國家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它需要變革,奧巴馬是唯一有能力有機會做到這一點的候選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