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放心,臣必鞠躬盡瘁,為主公牧民!”說話的,是孟逐,宋玉殺得李如壁後,就連夜飛書新安,搬得文吏前來。
現在文昌府中的官員,也幾乎被朱十六殺光,或者是棄官逃跑,若不是孟逐帶著新培養的一批官吏趕到接手,搞不好還真會政令奔潰。
“你辦事,本鎮向來放心!”
孟逐是宋玉一手栽培的,對其才能,心知肚明。
宋玉讓孟逐退下,又看向李大壯,問著:“現在紅巾軍,還有多少人馬?”
李大壯之前,雖是粗人,但十幾年富貴生活下來,也養得幾分氣度。
出來行禮,說著:“啟稟主公,我軍此戰,陣亡過百,輕重傷員四百餘,到得目前,還餘一千五百左右!”
宋玉點頭,沉吟片刻,就令著:“流民營,就地解散,擇其精壯入軍,其餘的,由孟逐帶領,開墾荒地……紅巾軍還要選練淘汰,選出一千兩百人,設一都,本鎮賜下名號,就叫紅巾都。”
又一指李大壯,“李大壯,本鎮封你為正七品昭武校尉,任紅巾都都指揮使!其餘廟祝,都歸紅巾都管轄,充任衛將營正,你稍後寫個條陳報上!”
“卑職遵命!”李大壯跪下,肅然領命。
話音一落,宋玉就見得,李大壯頭頂紅氣匯聚,只是,有些不穩之象。
心中一嘆,這李大壯,原先只是青玉村一介小民,本命純白。
之後雖然有著提拔,當得廟祝,有了機遇,隨著十幾年修身養性,這本命,也有改易,帶著絲絲赤色,紅白相間。
這位格,卻是隻能當到正八品之位,再上去,就有些鎮壓不住。
但李大壯統領廟祝,靠的,就不是本身之力,大半仰仗城隍威能。
這些廟祝,真正效忠的,也是城隍神,這就沒什麼大問題。
“暫時,就這麼養著,說不準,李大壯受了這運,本命氣,還可改易……”
“若是實在不行,再換不遲……”
宋玉心中,淡淡想著。
又傳下號令:“紅巾都的整頓,必須在兩月內完成,本鎮下次,就要發兵臨江,滅了李家!”
“諾!”李大壯凜然聽命,這紅巾軍和流民營,都是打過仗,見過血的。現在,只是擇其精壯,重新熟悉而已,不用一月,就可成軍。
待得下月,新安修養計程車卒,也可回覆大半,到時,起碼可有五千能戰之軍。
倒是臨江方面,李如壁兩次大敗,損兵折將,現在,已經可以說是無人。
再加上,白雲觀暗中作梗,恐怕大軍一至,就是滅亡之時。
此次,必要滅了李家。
宋玉看著臨江方向,暗自計量著。
這李家,兩次攻伐於他,真當新安無人麼?
……
永安十一年,九月。
新安鎮節度使宋玉,以李勳假傳聖旨,大逆不道為由,出兵攻打臨江府。
新安方面,還傳出檄文,歷數李家八條大不敬之罪,呼籲吳南世家,盡起攻之。
此時的宋玉,在吳南,可算說一不二的存在,聲勢極盛。一時間,吳南上下,陷入了一片詭異的沉默之中。
宋玉可顧不上這麼多。
大軍從新安、文昌兩路出發,攻入臨江,開啟了戰火。
此時的臨江府,經過李如壁兩次大敗,戰爭潛力,已經耗盡。
就算李勳再有天縱之才,也是無可奈何。
宋玉帶著紅巾都、飛虎衛、黑羽騎,共計兩千三百餘人,從文昌出發,葉鴻雁帶著東山都,還有宋虎、典浪等,共計三千餘人,從新安出發。
兩路大軍,號稱萬人,都是勢如破竹,看情形,是要在臨江府城下會師。
這時的臨江府,卻幾乎連守城之人都找不出,一夜之間,就被打下兩縣,頓時,臨江震恐。
第一百二十六章圍城
九月十一,宋玉大軍兵至固山縣城下。
此時的固山縣令,審查情勢,開門請降,獻上官印及戶籍文書。
此事一出,對臨江李家的聲望,更是一大打擊。
畢竟,這固山縣,可是李家的起家之地,雖然之後,大部分都搬去了臨江府城,但在固山遺留的勢力,還是非同小可。
現在,就連固山縣,都不看好李家,主動投誠,臨江世家百姓,還會怎麼看待李家呢?
受此影響,其它兩縣,待得宋玉兵臨城下,也是不戰就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