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4/4 頁)
眼中,既能追尋上進,以後自有你的一席之地!”
洪全勉強也可算從龍老人,宋玉自然要寬待幾分,幾次不大不小的過失,都是輕輕放過,否則,恐怕他早就自臨江水軍都督的職位上下來。
“多謝主公!!!”洪全深深叩首。
水路行軍,又是長江這等大江大河,比之陸地方便數倍,也免了翻山越嶺之苦,雖是逆流而上,速度也遠在陸地行軍之上。
宋玉帶了十萬大軍,周羽還在班師路上,如今整個荊州南部全部加起來也湊不齊幾萬人馬,宋玉又有屠城兇名,誰敢違抗?自是大軍一至,便開城投降。
到了六月初,便兵臨巴陵城下。
巴陵便是岳陽古稱,乃是荊楚文化的搖籃,歷來群賢輩出,文人墨客熙來攘往,文化底蘊博大精深。
大軍到得巴陵之時,已是黃昏時分,夕陽灑灑,落在巴陵城頭,映著水面,更是在波瀾壯闊中,顯出文思氣息。
“這巴陵之地,倒是文氣甚足,或許有著大才!”宋玉眼神湧動,看得比別人更多。
對周圍人笑著說道:“如此美景,本公實不欲此處染上血色,命信使前往說降!”
“諾!”難得主公有此雅意,屬下人都是領命。
畢竟準備攻城,也是需要時間,今日是絕對不可能了,如此一來,還能傳播賢名,一舉兩得。
“周羽恐怕也到了江陵,這巴陵,便是最後的點心!”宋玉想起剛接到的錦衣衛情報。
等到周羽回來,荊南情勢又是一變,雖然各地不至於立刻兵員充足,但有了主心骨,這抵抗起來必更為堅定,說降也更為麻煩。
“不過周羽便是十萬火急,也救不得巴陵之圍!而巴陵若下,這戰略位置,便極為有利了!”
宋玉微笑著,傳下號令:“大軍紮營,給巴陵守將一夜時間考慮!”
“諾!”眾將都是下去準備。
巴陵城牆上,守將卞虎望著成片的船帆,不由失聲:“船影幢幢,遮天蔽日,還以為是細作探馬胡報,今日一見,果是如此啊!”
此刻,洞庭水師精銳都被周羽調走,水師營寨內不過千人,幾條小船,真是不提也罷。
又見軍營豎起大旗,一隊隊人馬井然有序下來,城牆上的文武,都是集體失神。
“我聞吳制,一都一千兩百人,一府六千人。觀這大營,一面帥旗,十面大旗,小旗無數,果是十府兵,六萬人,再加上四萬水師,真真是十萬大軍,不摻虛假!!!”
一個文官喃喃說著。
這結果,卻是更讓城頭上的人失去信心。
這時,勸降的軍官也騎馬來到城下,嗓門大開,聲如驚雷:“城上之人聽了,吾主乃是國公之尊,現不忍巴陵生靈塗炭,命我前來……現給你等一夜時間,若頑抗到底,必雷霆滅之,到時悔時晚矣,勿謂言之不預也!!!”
軍官將話大喊三遍,城頭都是聽見,才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