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也是在南京路,就是今天國華瓷器商店的地方。領導上原想讓長風與永革各佔半個店面,合店經營。誰料到長風店生意蒸蒸日上,永革店卻日見潦落,於是最終永革店被搬出了南京路。這真應了一句老話:吃素趕走了唸佛的,燒香客趕走了菩薩。但也就在這個店堂裡發生的一件事,幾乎毀了劉瑞旗的一生……
當時南京路上幾乎大多數的商店,店面都已陳舊了,各種設施老化,永革店也不例外。長風店進駐以後,用的都是永革店的老裝置,比如裝貨用的電梯,就是職工自己製造的土電梯,用角鐵焊接燒製而成,四周也僅用角鐵焊了層圍欄,非常簡陋。這一天裝貨,電梯升到2樓便被卡住了,劉瑞旗自告奮勇鑽進去修理,他七扳八扳,不知怎麼搞的,電梯居然被他扳動了,但不是往上升而是一下子從2樓摔到了底層,劉瑞旗站在電梯中央,只有55公分見方的空間,他的腦袋無論朝哪個方向動一動,就會被角鐵砸得稀爛。店堂裡所有的人都嚇得尖叫起來。劉瑞旗臉嚇得刷白,但卻很鎮定,就是站在中央一動也不動。結果自然是大難不死,但腳卻被卡住了,皮鞋那柔韌堅硬的鞋底硬是被折斷了!也真多虧了這雙皮鞋,他的腳沒有骨折。同事將他送到仁濟醫院拍了片,包紮了起來,為了避免父母擔心,晚上他就睡在了店裡。誰想到當天晚上奇痛無比,又被同事用黃魚車送到仁濟醫院。醫生用注射葡萄糖補液的針筒,從他的腳踝裡抽出了幾十CC的瘀血,上了點藥,關照他一個禮拜只能靜臥,一點都不能動。但他只在店裡躺了一天,第二天就坐在店堂裡幹活了……
80年代初葉,上海的家庭主婦迷上了高壓鍋,煮飯燉雞燒湯幾乎都離不開高壓鍋。地處南京東路的長風店是上海經銷高壓鍋最多的店之一,不論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樣樣花色都有。高壓鍋外表看看頗為結實,但其實非常嬌嫩,一個壓力閥,一個橡皮圈,經常容易出毛病。劉瑞旗除了櫃檯銷售,還將修高壓鍋的工作攬了下來,他煉就了修高壓鍋的一手絕活,一年要修上800多隻。凡是他修不好的高壓鍋,顧客們可憑“劉瑞旗也修不好”這句話,到其它店裡包退包換。而他開展這項業務從不收顧客一分錢,有時連零配件也白送給顧客,受到廣大顧客的讚譽。
蟄伏 2(3)
也是在長風店裡,劉瑞旗親手接洽的一筆業務,大大拓展了他的眼界。
這一日,南通化工廠一位姓張的採購員來到了長風店,說是他們廠裝產品需要成批的塑膠桶,每個月需要2000只,劉瑞旗接待了他。當時市面上每隻桶價錢為20元5角,劉瑞旗為了接下這筆穩定的生意,他仔細算了算,賣給他19元一隻,這樣利潤僅幾個百分點。生意接下來了,但事情還只有剛剛開始。經過詳細的瞭解,他找到了上塑十九廠,購買他們利用回收的廢塑膠生產的塑膠桶,成本每隻15元都不到,他賣給南通廠每隻17元2角,這樣,南通廠的成本大大降低,而劉瑞旗長風店的利潤更是大幅度增加。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劉瑞旗還主動聯絡了廢鋼鐵廠,租用駁船將廢鋼鐵與塑膠桶“綁”在一起聯運,每週一批500只,運輸成本幾乎降低了百分之八十,但卻大大增加了自己的麻煩。這一年8月,上海刮颱風,船開不出去,桶卻已經生產出來了,存倉庫裡又要增加成本,於是,劉瑞旗就將這一批500只塑膠桶全部運到南京路上的長風店,店面小,二樓的小倉庫塞滿了,甚至塞到底層的店堂裡,第二天顧客上門大吃一驚:不知鋼精搪瓷店怎麼變成了塑膠桶專賣店!好在2天后颱風過去了,塑膠桶才全部運走……
這一筆生意做了一年多,劉瑞旗算了一筆賬,賺了40萬。這讓劉瑞旗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化工廠與塑膠廠都不是自己的資源,但只要精確計算,有效利用,外來的資源也能為自己創造大筆的利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啟迪。一個大企業家,就是這樣在反覆的歷練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自然,在這年輕的營業員的生涯中,劉瑞旗也有過自己的幸福和歡樂。1976年的冬天,他到青浦農村青工學農近一個月。1978年3月,他又到崇明星火農場“五七幹校”學習勞動了近一個月。對於從小就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來說,偶爾到農村裡去學習勞動一段時間,無疑是非常愉快的,何況與他同行的都是與他一般年紀的青年人!他忘卻了人世間的一切苦難與煩惱,他彷彿又回到了孩提時代,童真、調皮、瘋玩。他冒著刺骨的寒冷在河水裡游泳,他在操場上踢球,居然踢滿全場,踢球踢到腳抽筋。晚上他和夥伴們一塊兒到大田裡去“偷”胡蘿蔔吃,那甜蜜蜜的滋味終生難忘。他還會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