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頁)
然跑得口吐白沫的走馬伺候起來。能調養回來身架力氣的自然是小心招呼,已然跑得傷蹄塌腰的只得送去湯鍋。
趕上大清國末年兵災匪劫多如牛毛、天下板蕩時局不靖,一座驛站裡頭養著的十幾匹好馬不出半拉月就得跑殘個乾淨。眼瞅著各路商鋪的傳信夥計帶著十萬火急的訊息撞進驛站。驛站裡管事的瞧著馬棚裡那些個跑得傷蹄塌腰的走馬急得團團轉,可也一點轍都沒有,只能是矬子裡邊挑大個人、綠營兵中找選鋒一般,將就著尋一匹還能跑得動的走馬讓那傳信夥計勉強上路。
等得到了民國年間,雖說是江山變色風雷動、物是人非事事休,可這些個晉商、徽商、浙商在口外駝道上建立的驛站,大半卻都保留了下來——甭管龍椅上坐著的是哪家的皇上,這天底下老百姓不都還得吃飯不是?既然是要吃飯。那怎麼就能少了這些個天底下的買賣人家?!
瞅著老花頭已然把徽商認旗給收拾起來,驛站裡頭的小夥計立馬湊到了老花頭的身邊。一邊雙手接過了老花頭剛剛摺疊起來的認旗,一邊低聲朝著老花頭說道:“管事的,今兒估摸著是沒人會來打尖歇宿了,咱們是不是早點兒收拾了,您也好早些去歇著?雖說是已然過了正月十五,可這天兒還是冷得邪性。您這腰。。。。。。”
微微點了點頭,老花頭一邊扭身朝著驛站大門裡頭走去,一邊卻是搖頭低聲嘆道:“到底是老了。。。。。。擱在年輕那會兒,小一千號人的馬幫奔了驛站打尖歇宿,忙得腳後跟打著屁股蛋兒的折騰一晚上。第二天大早上的還能有精神頭兒跟著老管事的奔出去三十里地採買糧食。。。。。。”
像是老早聽多了老花頭這絮絮叨叨的講述,雙手捧過了徽商認旗的小夥計很有些心不在焉的聽著老花頭的話語,嘴裡頭倒是還沒忘了順著老花頭的話語敷衍奉承道:“管事的,您可真甭說您老了的這話!徽商擱在口外二十二座驛站,哪家驛站裡頭的管事提起您花管事的,那不都得挑著個大拇哥誇一句——心細如髮、沉穩如山?這要是照著我說,這也就是眼面前年景不濟,徽商、晉商、浙商差不離都攢不出來千來號人的大商隊了。要不然,您老抬抬手的功夫,也就能叫咱們這些個商號裡的小夥計再見識一回您當年。。。。。。。”
奉承話剛說了個半截子,走在了那小夥計身前兩步的老花頭卻是猛地頓住了腳步,側著耳朵細聽著風聲裡那幾乎細不可聞的少許聲音,微微皺著眉頭說道:“這動靜。。。。。。。像是有馬鈴的響動??”
愕然地頓住了話頭,那雙手捧著徽商認旗的小夥計同樣側耳凝神地聆聽了片刻,這才朝著老花頭笑道:“管事的,您怕是聽岔了?打從破五開張之後,掛著咱們徽商認旗的商號也就十正月二那天過去了三十峰駱駝販茶。算著腳程,這會兒怕還沒走到了地頭呢?咱們商號的貨不到地界,怕是都沒人敢開市,哪兒就能有啥值當讓傳信夥計著急慌忙朝回頭送的訊息?”
很有些執拗地停下了腳步,老花頭豎著耳朵仔細聽著風聲中隱約傳來的細微馬鈴聲,很是篤定地開口說道:“錯不了,就是馬鈴的動靜!只不過。。。。。。。口外商道上的浙商、徽商、晉商,各家的腳力掛著的馬鈴都不一樣!浙商用的馬鈴都是七銅二錫一銀,馬鈴聲順風能輕飄飄傳出去十幾裡地。晉商用的馬鈴是六銅三鉛一銀,雖說馬鈴聲只能傳出去三五里地,可勝在沉穩,叫人一聽就能覺得心裡紮實。倒是咱們徽商用的馬鈴是五銅二鐵三分銀。。。。。。。。”
眼瞅著老花頭把話越扯越遠,捧著徽商認旗的小夥計趕緊接應著話頭朝回頭兜攬:“我說管事的,那今兒您聽見的這馬鈴聲,倒是咱們徽商家的腳力不?”
緩緩搖了搖頭,老花頭抬手指了指已然傳來了清晰馬鈴聲的道路盡頭,皺著眉頭詫異地說道:“聽著動靜不像,這馬鈴聲雖說急促,可動靜倒是挺沉。。。。。。。該是晉商傳信的腳力掛著的馬鈴!可這晉商養著的傳信腳力,倒是朝著咱們這兒奔什麼?”
長出了一口氣,雙手捧著徽商認旗的小夥計頓時沒了精神頭兒,懶洋洋地朝著一臉疑惑神色的老花頭笑道:“嗨。。。。。。但凡不是咱們徽商字號裡頭的人物,大不了咱們幫著給傳信的夥計準備點兒吃喝也就是了,留一份香火情就得。這事兒我操辦著就行,您老還是趕緊上後邊歇歇去吧?”
依舊是執拗地搖著頭,老花頭很有些恨鐵不成鋼地伸手在那巴結著自己的小夥計腦門上輕輕一敲,帶著幾分埋怨的口吻低聲說道:“腦瓜子裡邊就想著個輕省敷衍,倒是啥時候才能學著了眼裡能有活兒、心裡能有事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