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不說能讓大家如何如何,至少能保得住性命。
所以一接泉州知州的大印,他便迫不及待的行文轄下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長樂七縣(雲霄縣因治下無人已併入長樂縣),對入境災民不得驅逐,讓各縣縣令開倉施粥。只是還沒來得及看這道命令實施的情況,自己就差點一命歸西了。
對於遲遲未交接兵權的前任節度使孫世安,他一直以為這老頭是真病了,現在看來,應該不是如此簡單,只怕當日刺殺自己的那幫人和這孫世安也有某種聯絡,否則,遠道而來的刺客又如何能準確的掌握自己的行蹤?
可惜的是,高文舉一個照面,根本沒給任何審訊的機會就將那幫刺客毀屍滅跡了,讓他無法取得口供消除自己內心的疑惑。現在只能憑藉高文舉的保護,靜觀其變了。而經過前夜的長談之後,高文舉信誓旦旦向他保證,一定會讓他平平安安做這個土皇帝。並且表示,響應他的號召,盡最大能力安置災民。一大早,便派管家馮有年去發動全莊勞力,去五里外的舊村遺址開始搭建簡易房屋了。
而對於範貽心中的疑惑,高文舉並沒有給他明確的答覆,只是很佩服他的推斷,並表示會盡快打探清楚訊息,給他一個交待。然後就陪著他帶著小慧到高家莊各處去走走看看。當幾人來到孟四海的鐵匠鋪時,孟四海欣喜的告訴高文舉,他兩個月前畫的那張鐘錶零件圖裡的所有零件,都已經成功做出來了。
高文舉大喜過望,原本沒指望這個時候能有人做出要求如此規範的零件,但看到跨著小溪修建的那個打磨坊之後,他便釋然了。整個打磨坊裡的所有機械全都是按高文舉的指點,利用水力驅動的。而孟四海的兩個徒弟邱寶山和李小柱則將其中很多東西進一步做了完善。看到近乎完美的一組齒輪擺在自己面前,高文舉不禁高呼“人才萬歲”。
接下來,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高文舉就在鐵匠鋪的精製間開始了組裝,而小慧則不聲不響的趴在他對面仔細的看著他的一舉一動。只苦的範貽不知如何是好,和孟四海諸人聊了一會天,由於毫無共同語言,只覺得與此等人對話簡直有如嚼蠟、索然無味,不免有度日如年之感。
正無聊到要看打鐵的範貽,突然聽到外面響起了說話聲,卻是馮有年陪著吳天祥走來請他一起用飯。範貽苦笑著向正在埋頭做事的高文舉努了努嘴,馮有年卻很司空見慣的勸他道:“範大人不必奇怪,我家少爺就是如此,每到做這些稀奇古怪之物時便有如魂遊天外,對外界情況毫不關心。可是每次做出來的東西都讓人震驚不少,上次他做那個千里望的時候,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三天三夜不和人說一句話。”
範貽奇道:“我剛剛看到高賢侄面前的那一堆奇怪的小輪子,大大小小差不多有上百個,看他專心的樣子,我還以為是用來消遣時間的呢,看來卻是誤解了他,倒是小慧這丫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用心過。真讓老夫覺得奇怪。呵呵,也罷,我們就等高賢侄將他這件神物做出來一起開開眼吧。”
說完,範貽輕手輕腳的進去想要將小慧抱走,卻被她小手連打幾下,推推搡搡趕了出來,而且整個趕人的過程中,閃閃發光的兩個大眼,一刻也沒從高文舉雙手處移開。看到範貽狼狽的走出來,吳天祥和馮有年兩人忍俊不禁,不由的笑出了聲。幾人向守在門口的顏小山打了個招呼,便回了高府。
天色越來越暗了,當邱寶山和李小柱一左一右擺上兩個大燭臺的時候,高文舉終於完成了這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隻鐘錶的組裝過程。他激動的拿起小巧的扳手,小心的給發條上了勁,聽著鐘錶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看著細長的秒針一格一格的走去,不由的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做了個“V”字形,高呼道:“成功了,哦耶~!”
聞聲趕來的孟四海看到鐘錶走動的樣子也是欣喜異常,高文舉看著一臉開心的小慧,伸手將她舉了過來高高拋揚幾下,惹的她格格嬌笑。
高文舉開心的吩咐道:“小山,把這隻表拿回府中,給孟叔和他的兩位高徒每人獎勵紋銀一百兩。哦,回家嘍。”一拋一拋的將小慧舉著踏上了回家的路,渾然不覺得站在燭光下呆若木雞的孟四海師徒三人。
好傢伙,一百兩銀子是個什麼概念,一兩銀子能換一貫銅錢,也就是一千文,而一斗米也才三十文,一百兩能買多少米,夠這爺仨算一陣子的了。要知道,這年頭,縣令的俸祿也才每月十二兩而已。一次得到三百兩銀子的賞賜,不枉辛苦了兩月做出的那些東西了。
孟四海的兩個徒弟已經愣了,不知道應不應該接受這筆數額接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