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港澳七日遊也不錯。”
這一提議得到了大多數校長的附和。
姚處長卻擺擺手說:“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剛才兩位校長所說的路線,一是需要辦簽證手續,二是省廳領導不會同意。所以,我們只能走國內路線,也算是支援我們國家的旅遊業了。”
校長們一聽在國內,便有點洩氣,但想到畢竟祖國的大好河山,值得去的地方還是挺多的,稍稍冷場之後,便又開始熱鬧地討論起來。
有的說去西藏吧。
有的說西藏我們去過了,還是去海南吧。
有的接著說海南我們也去過了,還是去桂林吧。
有的又接著說桂林我們也去過了,還是去張家界吧。
有的又又接著說張家界我們也去過了,還是去昆(明)大(理)麗(江)和西雙版納吧。
大家此起彼伏的爭論聲,一浪壓過一浪。一人提議,必然會引起一方反對和另一方附和,只不過雙方呼聲有懸殊罷了。但最後聲浪最高,或者說呼聲最高的,莫過於去雲南的線路了。
少數服從多數。一統計,全班52人(不含後來平空多出的幾位),只有3人已經去過雲南那條線路,表示不再去了。這3位校長雖有遺憾,倒也看得開,只要人還在這位上,以後機會多的是。
至此,考察線路就這樣定下了。
姚處長是這次考察的領隊。在以往的培訓中,雖說也帶著校長們滿處跑,但版納還沒去過,他心裡很高興,一高興,就又開起了玩笑說:“剛才,各位校長討論很激烈,如兩軍對壘,炮火轟鳴;怎麼一到上課,教授們請你們發言,你們就成了軍港的夜了呢?”
說得校長們鬨堂大笑。
有個老校長似乎不明白“軍港的夜”是什麼意思,就問他同桌稍年輕點的校長。
年輕校長邊笑邊說:“靜悄悄唄。”
呂上風看到這種場面,覺得非常好笑,忍不住小聲問楊志濤:“我怎麼感覺這考察活脫脫變成旅遊的味道了?”
楊志濤奇怪地瞅了呂上風一眼說:“你之前沒參加過校長培訓嗎?考察就是變相旅遊啊!”
“之前在中心校,我排10號,老末,哪有我的份?自從到紅星小學主持工作,這次才讓我趕上的。”呂上風明白似的“哦”了一聲,實話實說,然而又不太明白地問,“難道就不深入考察幾所學校嗎?”
楊志濤很有經驗地說:“考察啊,到時選一兩個附近的學校,在校門口合個影就行了。”
15。協調
呂上風在省城學習的日子,忙且愁壞了教務主任劉明賀。
雖說按分工,劉、王兩位主任分別負責教學、後勤兩塊,各司其責,但學校裡的瑣事多,各項事務並非涇渭分明,有時就像一團麻,交織在一塊兒。這時就需要校長出馬,針對情況給以協調。當然,這種協調並非單純交給哪一塊的問題,必須根據事務的側重點、個人能力、利益衝突等方面綜合考慮。否則,長期以往,導致分配不公,極易引發班子衝突。換而言之,只要協調得好,再亂的麻,終究還是依附在教學或後勤兩塊上;協調不好,再多涉幾個機構也不夠支配。這也是呂上風一直堅持不增設班子成員的原因。
王德強主任雖然年齡大,經驗豐富,但人老實,且有老好人思想,在工作執行中魄力不夠。劉明賀是呂上風一手提拔上來的,年輕氣盛,敢衝敢說,便責無旁貸地臨時充當了協調人的角色。
劉明賀很快發覺,這個臨時協調人並不好當。學校日常工作,通常都是按部就班開展的,這些他大都能應付。倒是一些突發事件,往往讓他發愁、吃力。
他又想起盛老二的事。盛老二到校鬧事,他和王主任共同解釋、相勸,甚至連打報警電話的念頭都有。若不是呂校長及時趕來,真不知該如何收場。
孰料,盛老二事件剛過幾天,又發生一起學生家長來校告狀的風波。
其實,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六年級有個叫王衛的問題學生,頑皮,上課搗亂,是李彬老師的幫扶物件。雖說李老師屢屢和他談心,但王衛總是管不住自己,隔不兩天老毛病又犯了。這一次,李老師終於惱火了,正趕氣頭上,忍不住說了一句“你乾脆別上了,回家幫你媽做生意吧”的過激話。王衛母親聽說後,立即氣沖沖地跑到學校。之前,李老師為做王衛的工作,曾多次請其家長來校商談,但王衛母親均以生意忙走不開為由拒絕了。沒想到,這一次卻如暴風雨似的來勢這麼猛、這麼快!
王衛母親來校告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