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4 頁)
還記得以前觀音和其他神仙變成的寡婦那家試探我們的事情嗎?那就是觀音提議的!”
“你怎麼知道的?”豬八戒問。
“是觀音告訴我的!”
賭約
“這麼奇怪?”我回想起那個冷冰冰的紅衣女子說:“在那寡婦家時她非要嫁給你,難道她暗戀你?”
“暗戀?”沙僧奇怪的問道:“什麼是暗戀?”
“就是喜歡啊!”
“喜歡?怎麼可能?”沙僧苦笑道:“當阿彌陀佛仍然為妙喜國的國王---世饒王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即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為‘不眴’。他立下宏願,生大悲心,斷絕眾生諸苦及煩惱,使眾生常住安樂。為此,寶藏如來給他起名叫觀世音。而如來佛祖告訴大眾:‘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早已成佛,由於他的大悲願力,為了發起一切菩薩的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你們大家應常常供養觀世音菩薩,專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可以得無量的福德,可滅無量的罪業,臨命終後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觀音菩薩是高高在上的佛,他怎麼可能喜歡我這個小仙?”
“誰是阿彌陀佛?”我問。
原來觀音以前是男的,還是個王子,她現在又是如來佛祖的徒孫,深得如來佛祖的喜愛,如來佛祖還要大家都去供養她,難怪她看上去那麼清高。
唐三藏說:“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也叫無量壽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在阿彌陀佛為世饒王的時候非常喜歡聽佛講經說法,他的悟性也很強,佛講的這些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此後世饒王決定潛心悟道,他放棄了王位,出家為僧,法號法藏比丘。世饒王認為人在世間,苦海無邊,於是他決定要幫助芸芸眾生脫離苦海。他感到眾生的苦是來自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部的世界。來自內心世界的苦是因為眾生的貪慾惡欲所致,來自外部世界的苦是由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穢土”, 而且眾生還要面對輪迴之苦。世饒王想,如果有一個沒有任何痛苦的世界該多好呀,在那個世界裡人們的心裡沒有任何貪慾惡欲,眾生的心靈就像泉水一樣純潔。這樣每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