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而是多爾袞,皇太極永遠從政治的角度去思考軍事!
當皇太極接到代善的兩旗三萬鐵騎將王承恩圍在黎河河畔地訊息,便立刻集合遵化城地所有後金、蒙古鐵騎,留了一萬鐵騎在遵化城據守,全軍浩浩蕩蕩朝黎河河畔殺來!
王承恩站在高臺上用望遠鏡看著後金鐵騎正在朝自己擺的軍陣遠遠的圍上來,雖然之前想到那麼多皇太極命令後金鐵騎衝陣地理由,可是還為眼前後金鐵騎的圍而不攻暗暗心驚!
王承恩心道,指揮這支後金鐵騎部隊的人可真不簡單,直接就能看出自己這個偽‘卻月陣’的不足,若是以後碰到這人可要多長個心眼!
王承恩卻那裡知道,對面後金鐵騎中,正是後金軍事才能的佼佼者,比之努爾哈赤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多爾袞!
若是皇太極一心要跟王承恩耗,那麼王承恩也鐵定心思將後金本欲出關的大軍拖在這裡!
因為王承恩所帶領這支明軍在遵化、州兩城大捷的訊息傳到京師,朝廷上下震動,讓明朝軍隊恢復了不少對抗後金鐵騎的信心。老將孫承宗借這個機會,調遣那些本不敢出戰的勤王之師合兵一處。
王承恩在離開州城的時候已經知道孫承宗整軍待發,不出三天定到遵化城附近。因此王承恩明軍士輕裝上路,只帶彈yao、武器等,糧草只攜帶了兩天的量,此時此刻,王承恩只能祈禱孫承宗率領的各路京城勤王之師在路途上別出了什麼問題!
因此,王承恩到不怕後金鐵騎圍而不打,他到是希望後金跟自己打一場,後金鐵騎一撤,四條腿的騎兵,王承恩的部隊大部分是兩條腿的步兵,怎麼追?
所以在黎河河畔擺好了陣形,正是有利於自己的時候,王承恩也非常期待跟後金鐵騎一戰,來個決定性的勝利,讓皇太極出關都不痛快,讓明軍再復與後金鐵騎決殺的信心,也讓崇禎更倚重王承恩,將他王承恩當成大明朝的頂樑柱,到時候就王承恩在明朝橫著走的時候!
兩個時辰後,皇太極的大軍已經抵達,就在代善正紅、鑲紅兩旗人馬的後方紮營。皇太極一抵達黎河河畔,代善和多爾袞就帶著正紅、鑲紅兩旗人馬的將領齊集皇太極的帥帳。
皇太極看了代善和多爾袞兩人一眼,心中什麼都清楚了,多鐸不僅沒救回,秦雨也給人搶走了!
“奴才該死!不僅多鐸貝勒沒有救回,連那明將也讓王承恩搶了回去!”
代善和多爾袞二人,一個是皇太極的兄長,一個是皇太極是十四弟,代善為王爺,多爾滾為貝勒,可是見到皇太極依舊自稱奴才。在後金沒有血親,只有**裸的等級制度,這個半封建半奴隸制,皇權高度集權,正是後金兵馬強悍的主要原因。
秦國統一六國,沒有秦始皇的高度集權,如何能做到兵強馬壯統一六國?象明朝這種皇帝、太監、文臣三權分立,將權利分散,也是明朝疾弱的原因之一!
“起來吧!”皇太極不鹹不淡的揮了一下手示意二人起身回話,也沒說追究代善和多爾袞二人,更沒有說不追究代善和多爾袞。弄得代善和多爾袞兩人心頭冷汗直冒,皇太極的政治手段不高明,他就不可能從多爾手上搶到汗位。
皇太極見二人起身,冷身喝道:“為何不進兵,一鼓作氣消滅眼前的明軍?”
“這些明軍排了一個‘卻月陣’!”
“‘卻月陣’!”皇太極一下站起身,臉上表情慎重,朝多爾袞道:“多爾袞隨我到陣前,我要看看劉裕的背水‘卻月陣’!”
多爾袞心頭大驚,他沒想到皇太極竟然也知道這劉裕背水一戰的‘卻月陣’!
多爾袞心驚歸心驚,看著皇太極走出帥帳,急忙跟了上去,帥帳中的代善等將領急忙跟上皇太極和多爾袞。
眾人在皇太極的帶領下來到兩軍陣前,皇太極看著對面的明軍軍陣,半響後嘖嘖感嘆道:“我就說這王承恩是個可抵十萬雄兵的奇才!”皇太極轉過頭朝多爾道:“多爾袞領正藍、鑲藍兩旗兵馬再加三萬蒙古鐵騎合兵六萬,給我拿下這王承恩!”
多爾袞和代善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心頭大驚,皇太極竟然要集合六萬兵力,衝擊‘卻月陣’!
章143 豪豬
太極正如王承恩想那般,在出關之前再次讓自己的鐵影。瀋陽渾河一戰,兩千身材矮小的白桿兵讓整個後金十幾年都存在揮之不去的陰影。若是再讓這樣一支明朝部隊成為後金兵士心中的陰影,那將會導致整個後金軍心動搖!
只有一戰,象當年努爾哈赤那樣,用數倍的代價將王承恩和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