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大家其實是被女帝激怒,盛怒之下不計後果,但看見梁國出兵而來,心裡也是悔不當初。所以對於親朋好友地勸說不是不動容,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面露熱淚而不語。這些說客按照獨孤的方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誘之以利,訴說重重厲害,並說保住鳳國女帝自然感激涕零,在目前形勢下肯定會先赦免八大家一切不敬,更換太女,恢復以前地地位。
八大家猶疑之下,果真再給女帝一封聯名奏章,寫著幾乎同樣的內容,不過多加了一條永不追究八大家今日頂撞天顏之怒。母皇接到之後,垂淚不語,然後無力地揮揮手低聲道:“准奏。”
不久母皇詔書天下,按照八大家要求立儲當立長,立明華為太女,把明睿貶謫蠻荒地帶。八大家見詔書立即撤軍回封地,梁國看無便宜可佔,便重新要求求娶明德皇子為皇太女之正夫。
八大家之亂以明睿永不為太女,士族封地永不被剝奪而大勝而歸,塵埃落定。
第二部 暗度陳倉 第三十一章 新太女(上)
當車軲轆碾過坑坑窪窪的黃土小路,我坐著車裡忍住顛簸的不適,一種悲喜交集無法自制的複雜情感揮之不去。雖然厚厚車幔擋住了我的視線,眼前不過是一片濃濃的紫霧在晃動,但我還是透過紫幔看見了鳳國的前景。腐朽的鳳國,散發了一股陰溼的黴味,端坐在高聳入雲宮殿裡的母皇,不過是風燭殘年的老人,心有餘而力不足,眼睜睜看著心愛的皇女被推下寶座還不明內裡,迷茫而傷心。天家帝女們在這皇朝末路各展其才力挽狂瀾,但在別人眼裡也不過像是幾個孩子爭搶一件玩具那麼可笑罷了。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不是逆勢而行就能讓它改變方向的,所以獨孤教導我要順天不逆勢,要懂得行駛順風船,來奔向目的地。我介面道:“先生,我明白了,從來都是順天者昌,逆天者亡。要明瞭歷史的大走向,順應天時,不要做些徒勞的傻事。逆天而行,從來都是一曲悲歌。”獨孤頗為欣慰地點頭。獨孤的笑容穿透了歷史的長空,我彷彿看見了獨孤伸出那雙絕世無雙的修長玉白的美妙雙手,像歷代前賢一樣,推動了一下車輪,加速了它的前行。
當我下車,進朝覲見。這時在大亂之後第一看見母皇,儘管事前也知道她沉浸在悲苦之中,但親眼看見了她的蒼老,如同秋風中的老樹,還是忍不住暗自心酸。
臉上毫無脂粉掩蓋,額角深刻的川字,疲沓雙眼下不止一道的橫線,鼻翼下方深深的法令紋,這些溝壑清晰。把她的美貌風流瀟灑破壞得乾乾淨淨。
我恍恍惚惚地憶起初見時候,那明亮陽光投在她明黃色風袍上相映成輝地風采,美麗自信而寬容。再後來慢慢溫柔褪去。成為凌厲的陰冷,無情無緒地面容。冷漠而寧願孤獨,一心為名留青史而奮鬥。現在,八大家暴亂,梁國來襲,為之驕傲的明睿也被人從高天打入汙泥。這些事情令她無能無力,徹底摧垮了她地自信。
我心裡如沸水滾騰,面上卻毫無漣漪,只是恭敬地向她行禮下跪,以前覺得冷冰入骨的大理石現在跪多了也不再那麼冰寒。
母皇心神恍惚,動作遲緩而無力,她揮揮手說:“小七,你這次做地很好。現在我心裡有些煩悶,你下去見你父後去吧。”
我看了看站在母皇身後的妙官。他向我使個眼色,我連忙恭敬起身退出。身後聽見母皇的咳嗽,妙官的聞言寬慰。即使經歷過一千次。還是有點不是滋味,別人做得再好。都難入母皇的眼。她地心裡還是隻有明睿一個人。不知其他皇姐妹是否有我一樣的感覺,縱使追著母皇的目光跑得筋疲力盡。也難得母皇一個嘉許的微笑。
出了宮門,便遇見了明華與明絡。她們笑如春風拂過,繁花爭相開放,得意都飛在枝頭。
我連忙過去給明華見禮,低眉道:“見過太女殿下。”
明華一掃過去陰翳,哈哈一笑一派豪放拍拍我的肩膀道:“小七,我現在受禮還為時尚早。”
我恭敬道:“母皇詔令一下,天下皆知,太女大典不過是近在眼前。”
明絡向她不以為然不一瞥道:“大姐就是如此小心得有些過,太女之事已是鐵板釘釘的事。”說完向我嫣然一笑道:“七妹,你知道麼,聽說三姐已經病了,真是想不到那龍虎一般的人也會那麼容易生病,你說是不是,小七。”語氣裡嘲諷得意盡顯,特別說到三姐這兩個字的時候,神情飛揚,咬字很重,這與她以前提到明睿恭敬稱之太女已經大不相同。
說完,她們並袂而去,腳步輕快,衣袖飄飄。人在得意時,宮廷內的風都懂得往哪裡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