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等來到急診室門口的時候,因為太多人堵在門口,護士開口說道:“大家讓一讓,大家讓一讓。”
但人群中只是讓出了一條小路,大家還是在旁邊不停地詢問:“鞏偉,你沒事吧?鞏偉,你沒事吧?”
孫教授出生說:“你們都是鞏偉的同學,擔心他、關心他,這可以理解。但你們現在這樣已經妨礙了他,現在鞏偉已經沒有了生命危險,需要做進一步的康復治療,你們這麼多人在這裡不但幫不上忙,反而會添亂,你們都會去吧。想要探病的話,按照探病時間再來。”
孫教授說的在理,那群學生這才紛紛散去。
一邊走,一邊紛紛感嘆:“剛剛那位神醫是誰?看他年紀輕輕,像是我們學校學生的樣子。”
“肯定不是我們學校的學生,中醫系的幾個專業我都熟得很,沒見過他啊。”
“再說,就咱們中醫專業裡這些人,誰能有這麼好的醫術?”
“這醫術簡直是神了!”
“華佗在世啊!”
……
聲音漸漸遠去。
行醫救人,最有成就感的,並非是因此賺了多少錢,而是治好了病人之後的那一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再加上別人發自真心的讚揚,陳爭真是太喜歡這種感覺了。
這時孫教授走上前來,真誠說道:“小陳老師,我學醫多年,從未服人,但今天對你我是拜服的五體投地,您真是神醫啊!可笑我前幾天還在課堂上與您辯論,真是……現在想想,無地自容啊。”
陳爭連忙說:“孫教授您太客氣了。”…;
孫教授又說:“小陳老師,我還有一件事想向您請教請教。剛剛鞏偉他被送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沒有心跳,沒有呼吸了,但我還是繼續搶救了很久,都沒有效果。可你剛剛只是針了他的幾處穴位,並沒見你做人工呼吸,心臟復甦術,您是靠著什麼將他救活的呢?”
不僅是孫教授,旁邊的王教授也對這個問題倍感興趣,連忙過來請教:“是啊,小陳老師,我雖然是學中醫的,可始終是學的西醫理論,也搞不懂,你快講解講解吧。”
陳爭回答說:“我靠的是經絡。”
“經絡?”孫教授一愣。
“沒錯,在中醫中,經絡十分重要,內聯臟腑,外絡肢節。人一死,經絡之氣也會散去,因此解剖無法發現。但就算一個人心跳呼吸都沒有了,只要經絡之氣尚存,人就還有一線生機。”
孫教授這個西醫教授感覺像在聽天書。
陳爭笑了笑,又繼續說:“西醫是很好,技術手段也很高明,不過也存在很多缺點,我說了,孫教授你可別不高興。”
“不會,不會。”孫教授連連搖頭,現在他對陳爭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您有什麼直接說吧。”
“西醫治病,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所以心臟停了,就做心臟復甦術,努力讓心臟重新跳動。呼吸沒了,就用人工呼吸,讓人重新有氣。”陳爭說:“當然,有時候這些都很有用,但只是太侷限於區域性了。”
陳爭說的沒錯,人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割裂開來看的,就算用西醫的角度來講,血液迴圈和呼吸迴圈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心臟跳動,血液開始迴圈,也不代表呼吸就會迴圈,因此西醫只能一個一個地分別來對待。
“中醫不同,中醫講究天人合一,著手全盤,整體救治。在中醫來看,人體的各個臟腑,都由經絡連線。”
陳爭又說:“因此只要經絡之氣尚存,人就絕沒有死透,透過刺激經絡,激發出他最後的潛力,讓這最後一口氣通行血脈,灌溉全身。經絡整體通了,人便又重新有了生機,自己便會開始呼吸,開始心跳了。”
“經絡竟然真的存在?”孫教授自言自語道。
“當然存在,”陳爭隨便舉了個例子:“比如說當人受驚時,會感覺一陣涼氣直達頭頂,這陣涼氣哪裡來的?又是按照哪裡來執行的?若是按照西醫該怎麼解釋?”
這句話當真將孫教授問住了。
“人體之氣,就是沿著經絡執行,但一般人不經訓練,無法自由使用,所以當受驚嚇時,便會不自覺的感覺身體一陣涼氣直充頭頂,這陣涼氣執行的線路,即是任督二脈。”陳爭道:“剛剛這名溺水者,也正是因為經絡之中還有最後一口殘存之氣,否則若是再晚一時半刻,就真的是神仙也無能為力了。”
孫教授雖然並未曾完全聽懂陳爭的話,但卻依然感覺受益良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