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殿,各道原委,方才明朗,知其是公主所為!玉帝即命興兵下界,捉拿公主治罪。豈料眾神人人敬服公主,多說頭痛,或說身子不適,俱不接旨。
玉帝無奈叫金星捧旨徑望灌口而來。
卻說蓮花自盜得雪蓮,假了玉旨,自以為得意,豈料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她之良策,盡被金星識得!且說這一日,蓮花只覺心神不安,似有禍來!黃昏,風雲際會,大雨滂沱。但見:
大雨傾河海,江山處處陰。珠瀉條條暢,玉灌淙淙清。
淋篩新荷沼,滋養柳梢青。滴秀桃李色,打破海棠紅。
潑徹歸鄉雁,洗開十里城。不見扶桑日,難覓滿天星。
果然好雨,這雨下至半夜,未肯就住,好似天漏了一般!直交三更;陶家眾人都也熟睡!忽聽見敲門之聲,陶文醒來,披衣開門,開門處吃了一驚!只見門外兵將何止三千,為首一尊,什麼模樣?但見:
清秀貌堂堂,耳垂目有光。頭戴飛鳳帽,身穿淡鵝黃。
靴襯盤龍襪,玉帶八寶妝。挎弓新月樣,手持兩刃槍。
十方真靈聖,顯化號二郎。
陶文見此吃了一驚,問道:“尊駕何人?深夜到此何干?”二郎道:“吾乃灌口二郎,奉天帝玉旨前來捉拿公主迴天,速速請來相見!”陶文驚道:“公主所犯何事,要來捉拿?”二郎道:“不可名狀!且請來相見,自有分曉!”正說間,蓮花來至,說道:“夫君不必多言!我自有道理!”
即與二郎禮畢,說道:“還請二哥迴天告上玉帝,再限蓮花些時日,待我養孩兒至十八歲後,自迴天庭伏法,不必興師動眾!”二郎道:“公主見諒!二郎只遵玉旨,不可空去回旨,還請公主與我同去面聖,莫交二郎為難!”蓮花料難逃脫,即道:“煩二哥少待,待小妹交代夫君一番!再同二哥回去。”二郎道:“公主請便!”
蓮花遂與陶文入內,將前者救祥龍所犯天規之事一一訴說。陶文聽說淚流不止,蓮花哭道:“你我夫婦十年,不期今日分離,料難重逢,人世之悲哀,莫過於此!別無他事,只因我們孩兒年幼,叫我最難棄捨。我自走後,煩夫君與哥哥嫂嫂,多多照看!定要交祥龍長大成人,不負我之期望!”言畢!撫其熟睡中祥龍,即與陶文作別。陶文聽說;驚了半晌,好似夢中一般,忽見蓮花作別而去,急追出門來;早也不見蓮花與二郎。只見大雨滂沱,雷電交加!不知所蹤也!
這正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不表陶文傷心欲絕,話說二郎領著蓮花早到靈霄殿外,張許葛丘四天師同迎公主。來至御前,拜見玉帝王母畢!玉帝問曰:“公主可知罪否?”蓮花道:“孩兒知罪!不求陛下娘娘赦侑,蓮花諸多罪行,只為我兒祥龍,望陛下赦免我兒,交其平安長成!”玉帝聞說不語!
王母遂問可韓司:“公主所犯之罪可一一分剖清楚,好交大眾知曉!”可韓君奏道:“陛下娘娘,公主所犯之罪,臣等已徹查分明:
其一:私配凡間書生陶文。
其二:誤殺翠神之子關洪。
其三:私孕前朝業龍為子。
其四:令其南北二斗私改其兒生死。
其五:唆使眾雷將古樹劈妖,瞞天過海,化解其兒雷劈之厄。
其六:殺害御封翠神關慕。
其七:偷盜瑤池雪蓮,救濟孩兒。
其八:假天帝玉旨,封閉天庭,妄圖人世逍遙。”
玉帝聞言嘆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公主此八項罪名可有辯駁?”蓮花道:“八項是實,蓮花無可辯駁!請陛下處決。”玉帝道:“凌波公主為一己之私,屢犯天規,枉害他人性命!‘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蓮花身為公主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念其公主乃仁善之人,不罪及家眷。”即叫:“大力鬼王,將公主推出南天門外斬首示眾!將魂靈貶往九幽之處,永不超生!”
玉旨一下;只見王母,四天師,四天王,眾太子,眾雷將,南北二斗,大力鬼王,九曜星官,龍神五嶽,大力天丁,靈官護法,李長庚等眾遍跪金鑾齊奏:“公主乃仁義之師,還請陛下三思!”說不了,又有道教三清,西方如來,南海觀音,上洞八仙,十一尊蓮童,地藏王菩薩,齊來御前求情!玉帝開言:“好你個蓮花,不是你有德行,怎得普天神佛開口求救?既如此,朕當網開一面,雖是如此,亦不可因私廢公,還由大眾商議,果將公主如何處置?”
時有地藏王出班奏曰:“陛下,不若交公主隨貧僧去阿鼻獄中受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