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龍。
概佛眾合掌頌道:“佛祖法力無邊!”眾神讚道:“黑佛神通廣大!”說不了,只見萬迭煙波之中一響,復鑽出九條黃龍來。身長萬丈,就搶如來。大眾見了也都驚了。如來見業龍復出,心下大怒,大吼一聲搖身一變,好佛祖,變得身高萬丈,猶如崑崙之頂,好似華山之巔。如來抖擻抖擻精神將九龍就勢一把撈住,就手中索出個結來,一把甩將開去。看時,又變回一條黃龍。黃龍見勝不得如來,悽悽慘慘!掉頭就欲逃命。
如來喝道:“業畜還望那裡去也?”即取下一串念珠,念動‘降龍咒’一把拋向空中,那珠兒高空中滴溜溜轉將起來。卻不偏不歪落入黃龍項上,越勒愈緊,直入肚腹之內,化做鐵鏈鎖住腸肚。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真個乾坤動盪。可憐那黃龍跌落湘水岸邊再也動撣不得。如來即運大法搬來兩座大山,一山壓龍頭,一山壓龍尾,將那作惡業龍鎮於兩山之下,至今不得翻身,永絕了後患。
有詩曰:
當年無心訪道真,龍華會上遇高人。學得千般玄妙訣,不分上下弄精神。
心高罔極圖天闕,志氣凌雲顯威風。今朝一旦降佛手,不知何日見光明?
又詩曰:
乾元九五現真龍,縱橫三教獨為尊。若非如來興能手,怎得皇天享太平?
如來收服敖適已畢,齊與佛門大眾移駕聖前,乃合掌曰:“陛下,我教不幸,出此兇徒,欺心犯上,欲爭天闕奪天尊上位,以致天尊受辱,我教蒙羞!望大天尊不責老僧個管教不嚴之罪。”玉帝合掌謝道:“多蒙大法收殄妖邪平安天下,何罪之有?怎奈天上狼藉無處款待我佛!”
如來笑道:“大天尊不責罪老僧,十分萬幸,何敢望天尊款待相謝。老僧這就返轉西天,待天尊收拾家園再來相會。”即拜辭玉帝與眾天神,撥轉祥雲,望西天而去。但見:
萬丈紅霞翩翩,千尋紫焰相連。香花翠華侵碧漢,跨鶴乘鸞悠閒。
婆裟影垂八彩,七寶足踏金蓮。虹光滾滾駕雲軒,眾佛迴轉西天。
佛門大眾一路祥雲返西而去。玉帝即命木德熄火,水伯收水。各處文武仙卿各正其位,請玉帝復登寶座,大開玉京金闕普天同慶,以賀業龍敖適服乖。
卻說敖適真身遭佛手降伏,壓於兩山之下永無翻身之日。虧得玉帝聖明查清原本,敖適罪行不致殃及四海龍王。如此天恩四龍王怎有話說?只得回覆:“此子叛亂造反,故有此滅形之禍,實是咎由自取!萬歲不罪責我等,已是山高海闊之恩,臣等不敢再言!”
好是敖適生前清風,明月而服侍仙童聞得主子凶訊,辭出天宮,來至那壓龍頭之山,哭哭泣泣,三跪九叩從山腳直拜至山頂。磨破了兩雙膝蓋,叩破了兩個額頭。後又自集些銀資在那青山之上建起一座道場。塑下敖適生前神像,享受人間煙火,已盡主僕之義。自此那壓龍頭之山遂名‘黃龍山’,那寺廟名‘真覺寺’。既今黃龍山,真覺寺。那二仙童既今黃龍護法。
這正是:陰功壘山重,鎖身伴泥塵。神影傳後世,庇護千萬人。
卻說那芙蓉仙子自知敖適造反,被佛祖降伏,身鎖兩山之下。暗自傷心。自思:“如非敖適於我痴心一片之因,又怎有今日滅形之果?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我又有何面目立於天庭久處富貴,享受長春?”遂拜辭王母,墮凡為人,於那壓龍尾之山,立起一座道場,名‘離塵庵’自家削髮為尼,伴山修行。壽至九十九歲無疾而終。因仙子在生之日廣施善緣,自仙子離世,世人尊她為神。改離塵庵為‘仙女廟’尊仙子為仙女娘娘。那壓龍尾之山遂名‘仙女峰’即今仙女峰,仙女廟。
再說那敖適自被佛祖降伏,一點魂靈出竅,飄飄蕩蕩,杳杳冥冥,四處遊蕩。忽然對面刮來一陣怪風,看那風時,但見:
無影無形透心懷,四季能吹萬物開。就樹撮將黃葉去,入山推出烏雲來。
風過去,只見兩人一個臉白,一個臉黑,白臉手持批文,黑臉手持鈴鐺。把它搖拽的叮叮噹噹。片刻就至面前,不容分說,將敖適套上索子就走。敖適慌道:“你們是誰?”二人道:“我等乃地獄鬼差,因你今陽壽該終,故來解你往陰曹去哩!”敖適聽說道:“你們休來胡說,我乃天宮元帥,佛前弟子,即便陽壽該終,也應免去地獄輪迴之苦。你們卻來勾我怎地?”鬼差道:“哥啊!今時不同往日,汝造孽深重,想不去地獄卻也不能,走!見了閻王便知端的。和我們攀談什麼?”兩個扯將敖適就走。
片刻,只見陰風颯颯,黑霧濛濛之處擁出一座城池來,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